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进步,管理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从2008年批准成立到2018年至今,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下称“体系”)10年建设,见证了中国蛋鸡产业转型升级,在科研项目攻关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果与成绩,并将科研成果在生产中进行及时转化、应用、推广,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与企业进步。 10年体系建设,10年产业巨变,主要得益于什么?未来,体系如何更好地持续发挥对蛋鸡产业发展的引领、推动与支撑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国际家禽》杂志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世界家禽学会(WPSA)主席、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 10年来,体系建设在组织构架设置和运行方式的创新性 按照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领导和专家团队的设计思路,国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切中农业乃至科技界原来的一些弊端,即对研究和生产脱节、研究与市场需求脱离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规划和体制性变革,将研究和产业绑定,引入产业发展和技术用户导向机制,形成注重应用效果、真正服务产业发展的农业科技评价新机制,这样更能激发专家和企业家的主动性和效率。 目前,体系按照学科划分为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疫病控制、生产与环境控制、蛋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产业经济这六大功能研究室。体系目前设置的28个岗位科学家以及22个综合试验站,主要针对产业链的关键领域。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依托企业和单位在相应领域的成绩均非常拔尖。我的基本判断是,体系10年建设比较成功的重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拥有优秀的科学家队伍;另一方面是拥有产业最核心领先企业的力量。 在运行方式上,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半虚拟化组织,即不改变原来单位的归属而围绕一个产业来开展工作,人员被分散到特定区域来做同样的一件事情,既有分工又有协同,这样有效规避了把人员集中在一个单位工作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工作任务来源于生产,体系强调要经过实地调研并总结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领域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发挥体系最大优势——既能够聚集不同学科的人才共同研究问题,又能够协调不同领域的人才按照计划来推进科研项目,有明确目标合力攻关阻碍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 体系10年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基本实现了设计的目标,即主要的科学问题都从产业里面发掘出来,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共同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共性问题以及一些前瞻性的问题。目前,体系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由执行专家组统一协商确定,每位科学家均有自己的专长,我们结合科学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企业生产的需求共同来设置研究项目及工作任务。同时又根据产业发展保持一定的灵活度,因为有些是突发事情、应急性任务。 体系每年年底会召开考评会,体系每位人员均要做述职报告,总结当年各自在研究、推广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成绩,然后全体人员评分。体系有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标准是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得分结果确定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体系所有人员的考评结果会公布在体系管理平台上。连续两年考评结果不称职的,将被取消聘任资格。 事实上,在支撑政府决策和应急服务方面,体系充分发挥了蛋鸡产业科技咨询服务“国家队”的作用。因为体系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联合能把蛋鸡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研究得更透彻。 我觉得,体系10年建设打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构建起了这一重要的网络资源平台。只要体系这一平台持续完善和运作,就会对国家决策提供坚实支撑,为产业发展和企业进步发挥良好推动作用。 这10年来,体系建设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推动了我国蛋鸡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了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农业农村部从2010年开始启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原来,多数蛋鸡单场饲养规模在5000只以下,这样的产业结构与标准化规模养殖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应对国际竞争与食品安全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在农业农村部的引导下,体系利用自身完整的技术储备,从场区规划、鸡舍设计到环境控制、疾病控制、饲料营养、蛋品加工等领域推出成套技术,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在规模化鸡舍设计建造、环境自动控制、免疫程序优化、营养调控与饲料加工、鸡粪机械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蛋品分级和品牌化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广泛应用,对蛋鸡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创建了数百家国家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并带动建设了一批百万级规模的大型蛋鸡场,生产效率、品牌建设和食品安全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
上一篇:区块链破题家禽保险
下一篇:地下养鸡的优势和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