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鹅养殖是家禽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鹅产业的纵深发展为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陆和台湾地区肉鹅产业现状、养殖生产模式、组织运营模式、产品消费推广、产业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到大陆与台湾肉鹅产业的差距,在借鉴台湾先进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大陆肉鹅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 产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大陆养鹅业特点:大而全 品种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少;产业规模可观,产销不均衡。 ➤ 台湾养鹅业特点:小而精 品种相对单一,市场化程度高;产业规模有限,产销趋于平衡。 2 养殖生产模式对比分析 ➤ 大陆多元化低水平生产 由于大陆肉鹅养殖品种众多,养鹅企业的基本条件参差不齐,养殖规模差异很大,更重要的是养殖模式和技术水平各不相同。养殖水平较高的采用环控鹅舍高床养鹅,可以实现一定规模的集约化,鹅的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高;有的采用发酵床养殖,有利于实现健康养殖和环境友好;有的采用节水旱养,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有的采用种草养鹅,结合草山草坡、冬闲田放牧,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有立体养殖模式,如玉米地养鹅、林地养鹅、稻- 草-鹅共作等。由于缺少相对统一的品种、养殖模式和饲料产品,很难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导致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较低,除一些地区有专业化育雏企业之外,有的企业集养殖和饲料加工于一身,有的养殖、饲料加工和食品加工都有涉足,因此很难实现高效生产,严重限制了行业升级,再加上肉鹅繁殖的季节性很强,大部分地区无法实现全年均衡生产,未来走专业化道路是必然趋势。 ➤ 台湾专业化高效生产 由于台湾种鹅反季节繁殖技术难题已经突破,肉鹅可以实现全年均衡生产。正常季节的种鹅采用开放式养殖模式,反季节种鹅采用密闭式鹅舍网床饲养,网床离地面15 cm,这种鹅舍目前在安徽和广东等地也有推广。除养殖模式之外,台湾养鹅业还实现了全程使用全价饲料并额外补饲青饲料。专业化饲料供应为肉鹅业高效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目前形势来看,养鹅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实现产业链水平分工,突出各自优势。例如,台湾养鹅场只负责鹅的饲养环节,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其余生产资料由其他企业配套供应:饲料由专业的饲料厂加工配制之后通过散装车运送到养鹅场,再输送到贮料罐中,需要时贮料罐中的饲料会通过绞龙传输到料桶中供鹅采食。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台湾养鹅企业一般没有能力自行防疫,再加上台湾对生物制剂管制严格,因此,肉鹅防疫由专门的防疫队来完成,企业只需支付相应费用。除专业防疫服务之外,养鹅技术问题也是由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来解决。此外,台湾种鹅场为了节省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产能,一般不会自建孵化厂、屠宰加工厂,他们只负__责收集鹅蛋送到专业孵化厂孵化后再分配给合同户养殖,企业负责回收成鹅,再送到食品厂加工。 3 组织运营模式对比分析 ➤ 大陆分散经营为主,各自为政 肉鹅养殖业在大陆是市场化自由发展,肉鹅养殖产业化程度不同于肉鸡,产业链上下游连接并不紧密,育种或种鹅养殖一般为公司行为,而商品鹅养殖大多数为农户行为,“公司+ 农户”或“合作社+ 农户”的形式较少,企业或养殖户分散经营情况比较普遍。行业内企业仍然各自为政,严重影响运营效率,造成产业链条利润分配不合理,整个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 ➤ 台湾合作组织健全,产销协调 台湾养鹅业组织化程度较高,养殖者的生产经营行为接受行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与养鹅业相关的行业协会和组织机构健全,主要有农会、畜产会和养鹅协会。农会是台湾地区功能相对比较全的农民组织,虽然在产销和市场协调、衔接方面作用较大,但是多为区域性的;畜产会对行业的调节是全省性的,主要工作围绕畜产品开展,面对产业未来做预防性工作;养鹅协会对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政府职能转变之后,许多业务转由养鹅协会承接,随着产业自主性和自律性的提升,养鹅协会主要围绕提供产业资讯、参与政府拟定政策与协助政策执行、执行政府计划、举办各项活动、行业内部协调等开展工作,与大陆行业协会相比,其作用和重要性十分明显。 |
上一篇:蛋鸡福利化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下一篇:"青山绿水”有无蛋鸡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