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是将原有的连续生产管理模式的工作,改为在每周集中有规律的生产模式,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阻断疾病的传播,优化管理,提高人员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 1 批次生产的优势所在 1.1 在防控疫病方面。首先,批次生产能够彻底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甚至包括母猪群的全进全出,有合理的周期性空栏时间,有利于卫生消毒工作的开展,彻底消灭传染源;其次,间歇性生产,使得疫病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途径切断,减少猪群感染机率;再次,批次生产的猪群日龄很接近,整齐度高,便于制定防疫程序,且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整齐,有效保护易感猪群。同一批次猪群不再接触其它批次的猪群,通过其他猪传播疾病的概率也被显著降低。 1.2 便于饲养管理。由于分娩日龄接近,产房仔猪便于同舍内交叉寄养,提高成活率的同时,降低不同猪舍间疾病传播的风险;同一批次猪群日龄相似,便于制定饲喂计划,其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可达到最佳,也便于监控饲料使用情况以及水耗情况,随之用药成本以及死亡率下降,生产效益提高;猪群日龄相似,对环境温度、湿度需求也一致,便于集中进行温度、湿度调节;同批次猪发病情况一致、单一,便于用药;批次生产,生产节律明显,便于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和员工工作水平,方便了生产流程管理和漏洞查找,全进全出计划更容易执行和管理,提高猪场管理效率;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种猪销售计划,使得猪群均衡生产;批次生产均为成批的全进全出,减少混群,便于质量追溯或问题追溯。 1.3 提高生产人员工作效率。连续生产模式中,配种、分娩、断奶等工作可能要在同一天中进行,批次生产由于工作相对集中,很少交叉作业,使得妊娠检查、疫苗免疫、治疗保健等各类工作均集中进行,工作日内工作安排单纯而又紧凑,能够提高生产人员工作效率,且减少兽药疫苗因零散使用造成的浪费。批次生产使从事分娩和断奶后管理的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他们这2个关键阶段。繁殖力管理也可得到更好的控制,有助于人工授精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程序的准确执行。 1.4 更合理的人员安排。根据批次生产节奏,合理制定好每日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计划安排人员生产,精简人员;同时,每隔一个生产周期也会有相应的休息日,解决国内很多养殖场一线生产员工没有固定休息日的现状。 1.5 在原有硬件基础上创造更高效益。对老旧猪舍翻新改建成本较高,改变生产模式不改变原有生产设施,或仅仅稍加改造,生产成本增加较少,但生产效益可显著增加,能够使老旧猪舍创造出更多利润。每头母猪每年所耗用的工时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然而,产床利用效率,生产效率更高(窝产仔数、断奶重、出栏猪成本、产房舍成本)。批次生产至少可使每头母猪每年每窝多提供一头仔猪上市。 2 连续生产向批次生产过渡要点 2.1 过渡前需制定详细方案。批次生产为满负荷生产模式,过渡前根据种群数量、圈舍数量、圈舍类型设计适合本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根据批次生产的要求对各项生产参数进行设计(如:年产胎次、年产批次、每批分娩母猪数、每批配种母猪数、每批后备母猪补充数、每批断奶仔猪数、每批保育下床数、每批育肥出栏数、各阶段栏舍数量等)。 2.2 过渡期间要新旧模式一起抓 2.2.1 首先进行后备猪补充。后备猪提前入群,过渡期最迟在130日龄入群,认真监测母猪发情表现,做好后备猪同期发情处理。 2.2.2 从断奶开始实施批次生产。按照批次生产的断奶计划(数量、时间点)对猪群进行断奶,为了更好地实现配种、分娩时间一致性,断奶之后要用血促性素(PMSG)和戈那瑞林(GnRH),按计划间隔时间配种,经过20周或者21周的时间全部母猪均可以按照批次生产计划运转。 2.2.3 母猪群的管理。已经开始进入批次化生产的母猪群严格按计划周转,所生产的仔猪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转群。尚未进入批次化生产的母猪群做好健康管理,能跟上批次化生产的节奏。 2.3 过渡后。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补充后备猪、同期发情、出栏、腾栏。抓紧时间做好生物安全,避免因为疫情导致批次打乱或者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3 转型过程中常见问题 3.1 母猪管理问题。主要涉及配种人员在新模式下引起的短暂性的准配率低,准产率低问题。 3.2 后备猪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后备猪引进数量不足,后备猪利用率低。 3.3 猪群周转问题。育肥猪压栏引起一系列周转紧张,甚至不能按时转群。 3.4 转型期会有一定的生产成绩下降。由连续生产向批次生产过渡期长达5个月,这5个月时间内由于工作、猪群不协调以及空怀母猪适当增多,会造成生产成绩短暂下降。 |
上一篇:猪保育期的营养管理
下一篇:清理猪舍技巧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