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禽产业技术研究进展 2.1 遗传育种技术。国际方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基因定位与功能鉴定、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与抗病性能一直是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内在遗传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①采用重测序技术研究肉鸭的饲料转化率和胸肌重、蛋鸭的饲料转化率和青壳性状、肉鹅就巢性、脂肪沉积、豁眼等性状的主效基因,发现了多个与上述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或致因突变位点…… 2.2 营养饲料方面。国内在营养与饲料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①开展了20多种饲料营养价值评价和利用技术研究;评估了酶水解能与鹅、鸭代谢能的关系, 建立了酶解能仿生消化测定方法和测定技术规程,测定了10 种鹅常用饲料原料的酶水解能…… 2.3 疫病防控。国际方面,世界上第一款家禽基因芯片在新加坡问世,可同时检测9 种主要家禽疾病;并发现炎性细胞因子与鸭疫里默氏杆菌(RA)感染有密切联系。国内方面:①明确了各疾病病原的血清型或基因型分布情况和病原变异情况,形成了我国肉鸭、蛋鸭和肉鹅疫病流行趋势和防控技术建议报告,充实了《水禽疫病病原与流行数据库》…… 2.4 养殖与环境控制方面。在养殖技术方面,美国研发了家禽养殖设施与通风系统,叠层笼养最高可达12层,每个禽舍都有大型通风设备,在禽笼之间有小的管道送风,环境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此外,蛋禽栖架饲养模式、荷兰家庭牧场蛋禽散养模式等福利养殖方式在欧洲发展迅速。而在环境控制方面,国外已经实现了在家禽舍严格控制光照、温度和粉尘。 新型微酸性电解水高效、广谱、杀菌效果稳定,且杀菌后还原为普通水,无任何残留和污染。国内在环境控制技术方面:①创新了肉鸭舍卷帘通风和管道通风系统,建立了蛋鸭规模笼养、网上养殖、全网床圈养技术和鹅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 2.5 加工技术方面。国内水禽产业在加工技术方面取得进展包括:①探索了咸蛋盐分改良、破损蛋腌制咸蛋黄、咸蛋腌制液净化、鸭蛋孵化副产物发酵利用等工艺技术方案与参数,鉴定分析了皮蛋松花成分与结构,开发了咸鸭蛋系列饼干和方便皮蛋肉糜粥等新产品…… 3、2017年水禽产业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3.1 产业现状 ■ 生产方式转型取得新成效,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由于政府限养政策出台,许多散养户的鸭舍、鹅舍被强制拆除,养殖户遭受巨大损失,但水禽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得到了促进和升级,水禽离水旱养成为必然趋势。大型企业在2017 年围绕肉鸭健康养殖、标准化与生态养殖、零排放等问题开展了大量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肉鸭、蛋鸭生物床饲养、多层网上、网床与生物床结合饲养等多种环保型饲养方式迅速发展,带动了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推进“产、加、销”一体化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推进了水禽产业稳步发展。 ■ 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日益增强 经过近10 年的技术输入和产业结构布局优化,水禽产业的规模日趋稳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日益增强。2017 年初,受H7N9影响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活禽市场的管控,水禽产品终端消费恐慌,各地市场普遍萎缩,水禽产品市场价格在5—6 月跌至谷底。但由于养殖规模的及时调整与消费旺季来临,水禽产品供需格局在下半年步入良性轨道,价格不断攀升。同时,由于环保禁养和强拆行动,使供给端产能进一步缩小,水禽产品价格持续维持高位。 ■ 消费结构多元化推进产业多元化逐步发展 我国水禽产品消费具有多元化特点,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元化特点更加突出,人们对水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更加关注。同时,分割产品、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消费方式、消费渠道也更加多样化,从而催生了“互联网+ 水禽产业”、水禽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实现了互联网与水禽产业的深度融合。 ■ 技术创新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水禽产业技术研发工作在遗传改良、疫病防控、营养与饲料、生产与环境控制、产品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驱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研发逐渐成为主流,片面追求料肉比、过分强调产量的技术将逐渐被追求质量与安全、追求口味与特色的技术所替代。同时,产学研紧密联合,多个肉鸭、蛋鸭、肉鹅新品种与养殖新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3.2 存在问题 ■ 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竞争力下降 由于提倡绿色发展,国家对产业发展中的环境控制越来越严,政府及社会给予水禽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在治污减排成本高、政府环保政策补贴不到位、市场对环保产品价格不认同的形势下,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直接影响了水禽产业发展。在水禽粪便的利用价值和健康养殖的产品价值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污染处理的高额支出已经成为制约水禽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
下一篇:李景辉:白羽肉鸡的未来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