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篇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是中国养猪业未来核心主力

日期:03-13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二、中国猪业未来发展模式思考
    我国每年6、7亿头生猪出栏,生猪消费量太大了。未来大型养猪企业会提供年出栏数的30%左右,真正要解决中国人吃肉的问题,会靠50-500头母猪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这样一个主体,他们才是我国真正的养猪主力。帮助他们把猪养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1、养殖结构分化
    未来10年中国的养猪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像温氏、中粮、双汇等上万头母猪的企业,2012年底的数据我看了一下,好像只有20来家,所以养猪业的集中度是不够的。我觉得一些大型企业,未来可能就像美国这种模式。美国模式更多的是公司养母猪,5000头母猪一个厂、10000头母猪一个厂,然后把断奶仔猪分给有玉米地的农民去养。很多都是标准的猪场,1000、1200头一栋,一般养两栋,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农民边种地边养猪。
    我认为在东北这些地方,这种大规模养殖可能是比较适合的。像美国在爱荷华、伊利诺伊、明尼苏达这些玉米、大豆产区里,他们养猪最主要分布在这些地方。他们的粪肥处理得比较好,像我们现在养猪,粪肥要花很多钱去处理。他们那边是水泡粪,做2米6深池。到年底,玉米收割后,把一年的粪肥请专业公司过来,往玉米地里一喷,一年就一次,成功实现了综合利用。事实上肥料是一种综合资源,无论大小猪场都要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好,它是社会一种宝贵的资源。
    在欧洲看到的,更多是家庭猪场,设备比较好,栏舍条件比较好,对于养猪产生的粪肥也是就近循环利用,很少花很多钱去治理。美国那边就说:这几年养猪不赚钱,或者连续5年平均赚10美元一头。但是粪肥价值就有8美元,一头猪省下来的肥料钱就有8-10美元。所以他们这种是一种良性循环。
    中等规模,500-10000头母猪的,这些企业未来是不是能够很好地生存?特别是单打独斗的猪场。像我们饲料厂一样,单打独斗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因为技术在进步,要求在提高,利润越来越薄,以前1吨毛利有500、700块,现在只有200、300块。而且用工成本、环保成本在增加,土地的租金也在增加,新建一个饲料厂,投资、折旧大很多。如果没有规模的话,生存很困难。
    现在原料越来越高价,如果技术跟不上,别人都用高粱、大麦了,你还在用玉米、豆粕,价格就没有任何优势。我们有些猪场,买高粱、大麦很困难,买到的二手、三手又很贵,而且配方技术不升级,也很难用好这些原料。未来的原料全球配置,有的时候有高粱,有的时候没有,有的时候有DDGS,有的时候没有。不像以前,就是玉米豆粕型,未来这种变化就要求饲料厂、猪场能够快速反应。打个比方,你用玉米豆粕和用高粱大麦相比较,就用25%的高粱,15%的大麦,跟玉米的差价算300元,300乘以40%等于120元。配方也许就会差到100多块一吨。事实上在饲料配方里算,美国高粱没有进口配额限制,单宁含量低于0.2%,能值是玉米的96%左右,是很好的资源,在育肥猪料里用非常好。很多半大不小的猪场,如果不用这种原料,你没有这种替代技术,没有这种采购渠道,两三年以后,你的成本就比别人高很多。
    所以,这种半大不小的猪场,我反而是不看好的。他们的命运要么被大集团收购,剩下来的可能还是会演变成欧洲模式下的家庭猪场,尤其是在我们南方郊区这块,可能会成为更加主流。我所指的家庭猪场,未来是要像龙游那种脱胎换骨的,环保比较好,硬件设施比较好的。
    2、家庭猪场模式占主导
    家庭猪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经营单元,适度规模,整个收入以养猪为主。我们了解到,欧洲90%以上猪肉都由200-500头母猪这种群体提供的。我国每年6、7亿头生猪出栏,生猪消费量太大了。未来大型养猪企业会提供年出栏数的30%左右,真正要解决中国人吃肉的问题,会靠50-500头母猪的猪场这样一个主体,他们才是我国真正的养猪核心主力。

上一篇:两会代表:不要虚报养猪数量害了养户

下一篇:鲍洪星: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