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H。一般微生物最适宜的pH是中性或弱碱性,pH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堆肥发酵不利。在整个堆肥过程中,pH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堆肥过程中的pH有足够的缓冲能力,使pH稳定在可以保证好氧分解的酸碱度水平。 (5)温度。温度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一般高温菌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高于中温菌,现在的快速、高温、好氧堆肥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堆肥开始时,中温菌经过1~2天的作用,使堆肥温度达到50~65℃;在此高温下,堆肥只要5~6天即可达到无害化。如果堆体温度过低,将大大延长堆肥达到腐熟的时间,而过高的堆体温度(>70℃)将对堆肥微生物产生有害的影响。 (6)供氧。氧是好氧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供氧量的多少与微生物活动的强烈程度和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及堆肥的粒度密切相关。目前采用的供氧方法主要有主动通风和被动通风两种。可以利用装载机和动力铲或其他特殊设备翻堆、向堆体内插入带孔的通风管、借助高压风机强制通风供氧和自然通风供氧。 16.堆肥过程中如何减少臭气挥发? 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能减少臭气产生和挥发: (1)原料。畜禽粪便含氮量较高,碳氮比较低,利用废弃秸秆或其他有机物料将畜禽粪便堆肥原料的碳氮比调节至(25~35)∶1能有效减少臭气的产生。 (2)控制堆温。堆肥温度应控制在65℃以下,过高的堆体温度会造成大量水分散失,以水为溶剂的氨气、硫化氢等会随着水分同时挥发至空气中。 (3)通风。有效控制堆体内氧气浓度也能降低臭气的产生,堆体的氧含量宜控制在8%以上。 (4)应用除臭技术。采用占堆料重量10%~15%的沸石或3%~5%的过磷酸钙铺盖在堆体表面,可减少氨的挥发损失,有效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氨臭味;也可以采用生物过滤床技术进行除臭,利用腐熟堆肥为吸附剂;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生物除臭剂商品,喷洒后能有效降低臭气的产生和挥发;还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臭剂进行除臭。 图3 氧化塘 17.如何确定畜禽粪便堆肥已经腐熟? (1)堆体温度。经过一次高温发酵后的堆肥堆体内温度保持在40℃以下,不再升温,表明堆肥基本腐熟。 (2)种子发芽检验方法。利用堆肥浸出液培养萝卜、白菜种子,与清水发芽对比种子发芽率和根系长短是检验堆肥是否腐熟的最简洁和有效的方法,通常发芽指数高于80%才说明堆肥已经腐熟。 18.什么是沼气工程? 沼气工程,是一项以开发利用养殖场粪污为对象,以获取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为目的,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农村能源工程技术。它包括厌氧发酵主体及配套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厌氧发酵及相关处理降低粪水有机质含量,达到或接近排放标准并按设计工艺要求获取能源——沼气;沼气利用产品与设备技术,主要是利用沼气或直接用于生活用能,或发电,或烧锅炉。或直接用于生产供暖,或作为化工原料等;沼肥制成液肥和复合肥技术,则主要是通过固液分离,添加必要元素和成分,使沼肥制成液肥或复合肥,供自身使用或销售。 沼气工程的关键技术是沼气厌氧发酵技术,包括常规和高效发酵工艺技术,如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上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USR)和全混式厌氧反应器(CSTR)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