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光照。光照对肉猪增重、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及健康状况有影响。总的说来,光照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不大,从猪的生物学特性看,猪对光也是不敏感的。因此,肉猪舍的光照只要不影响操作和猪的采食就可以了。强烈的光照会影响肉猪的休息和睡眠,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3.科学地配制饲粮并进行合理地饲养 (1)饲粮的营养水平。针对我国目前养猪实际,兼顾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肥瘦度,饲粮能量浓度以11.9兆焦~13.3兆焦/千克消化能为宜,前期取高限,后期取低限。为追求较瘦的胴体,后期还可适当降低。 (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对于高瘦肉生长潜力的生长肥育猪,前期(60千克体重以前)蛋白质水平为16%~18%,后期13%~15%;而中等瘦肉生长潜力的生长肥育猪前期14%~16%,后期12%~14%。为获得较瘦的胴体,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但要考虑提高胴体瘦肉率所增加的收益能否超出提高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而增加的支出。 在生产实际中,为使饲粮中的氨基酸平衡而使用氨基酸添加剂时,首先应保证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其次再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如果不添加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单一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不仅无效,还会因饲粮氨基酸平衡进一步失调而降低生产性能。 (3)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肉猪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10余种,生长肥育猪饲粮一般主要计算钙、磷及食盐(钠)的含量。生长猪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率还难以准确测定,目前饲养标准中规定的需要量实质上是供给量。而在配制饲粮时一般不计算原料中各种维生素的含量,靠添加维生素添加剂满足需要。 (4)粗纤维水平。同其他家畜相比,猪利用粗纤维的能力较差。为保证饲粮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较高的消化率,生长肥育猪饲粮的粗纤维水平应控制在6%~8%,若将肥育分为前后两期,则前期不宜超过5%,后期不宜超过9%。在决定粗纤维水平时,还要考虑粗纤维来源,稻壳粉、玉米秸粉、稻草粉、稻壳酒糟等高纤维粗料,不宜饲喂肉猪。 4.瘦肉型商品猪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1)瘦肉型商品猪育肥开始阶段的饲养管理①日粮与饲喂。此阶段猪的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功能不很完善,尤其是刚刚20千克体重的猪,其消化系统的功能较弱,消化液中某些有效成分不能满足猪的需要,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并且此时猪只胃的容积较小,神经系统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也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而脂肪的增长比较缓慢。建议日粮配方(%):玉米50.1;豆饼21.0;小麦麸5.0;细麦麸10.0;稻谷12.0;骨粉1.0;贝粉0.6;食盐0.3。 ②饲养管理要点。日粮搭配多样化。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饲喂定时、定量、定质。定时指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使猪的生活有规律,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根据具体饲料确定饲喂次数。精料为主时,每天喂2次~3次即可,青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每天要增加1次~2次。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可增喂1次,冬季昼短夜长,应加喂1顿夜食。饲喂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以免影响食欲,降低饲料的消化率。每次饲喂掌握在八九成饱为宜,使猪在每次饲喂时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饲料的种类和精料、粗料、青料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变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的过程,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以及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以生饲料喂猪。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相当一部分维生素,若高温久煮,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降低其消化利用率;而有些青绿多汁饲料(黑麦草、蔬菜类等)闷煮后可能产生亚硝酸盐,易造成猪只中毒死亡。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燃料,减少开支,降低饲养成本。 ③疾病防治。本阶段主要防治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瘟、猪副伤寒。 (2)瘦肉型商品猪育肥前期的饲养管理 ①日粮与饲喂。喂猪要规定一定的次数、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数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喂。每日饲喂次数可根据各户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此阶段每天喂猪4次~5次,使大猪有足够的时间睡眠,以减少活动,特别是夏季,避免中午最热时喂料,对增重不利。一天中各餐的间隔时间应相等,每餐喂量保持适量和均衡,既不要使猪有饥饿感,也不要使猪吃得过饱,一般喂九成饱。早、晚7点~9点喂食最佳。建议日粮配方(%):玉米60.4;豆饼23.0;麦麸5.0;高粱10.0;贝粉1.2;食盐0.4。 ②环境要求。坚持每天清扫、通风、巡查外,每天保持让猪饮水3次。保持猪舍卫生,地面干燥清洁,每天清扫除粪3次,保持通风良好。冬季,注意排气防潮,同时注意保温,定时、定期对使用的工具进行刷洗消毒。 |
上一篇:生猪养殖主推技术介绍(一)
下一篇:计算机在猪场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