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业篇

家禽业发展应重“质”而非“量”

日期:02-13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本想借着春节的喜气恢复元气的禽肉市场,近来又被H7N9流感打了个“头破血流”。近日,浙江、上海、广东都出现了H7N9流感病例。专家旧话重提,提醒消费者“远离活禽”;业内人士不甘心“流感冤枉禽类”,给钟南山写信,给副总理汪洋发短信……纷纷扰扰中,毛鸡价格跌了,消费者买的又少了,冷藏厂容量再度受到挑战,不少刚刚新生的小鸡又迅即失去了生命。
  从全国各地的肉鸡市场来看,价格普遍下滑。从山东省来看,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1月初,毛鸡的价格从每公斤8.52元跌落至每公斤8.08元。大肉食鸡苗从去年12月份开始,一路下滑,跌破每只1元。这一境况虽比去年4月份H7N9流感刚刚发生时的行情稍强些,但对肉食鸡养殖加工链条上的从业者来说,却是雪上加霜。
  去掉H7N9后边的“禽”字,迫在眉睫。鸡,还是要养的,养多还是养少?又怎么养?肉鸡消费市场空间有多大?笔者认为,有很多人喜欢用欧美人均消费鸡肉的标准来预判国民对鸡肉的消费潜力,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能每年人均消费掉30公斤以上鸡肉,甚至某肉鸡联盟上就把“实现每年人均鸡肉消费20公斤”作为目标(据统计,2011年我国鸡肉年人均消费12.3公斤)。这种预判,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的肉鸡养殖量还要翻好几番,于是一些富人开始跨行业投资,甚至将大量外资注入我国本就过剩的肉鸡产业,结果肉鸡产业产能年年增长并导致产能过剩而不自醒。
  2014年行情会怎么样?业内人士预测,2014年的养殖形势将会比2013年更加残酷,竞争会更激烈。育种、饲料、屠宰、养殖会有很多中等规模以下的厂家(场家)被淘汰。尽管种禽从2014年开始,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努力下压缩了祖代鸡的进口数量,但后续影响会持续2年~3年,也就是说,祖代种禽限制发展的效果在2015年年底和2016年上半年才能显现。能坚持赔到现在的肉鸡育种企业基本上都是大集团和上市公司。总的来看,2014年的鸡苗供应还是很充足的,价格会低于成本价或在成本价附近徘徊。鸡苗多,价格便宜,养殖企业就会觉得成本低、还有机会,所以社会存养量也不会降低。
  影响消费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消费低迷,呼吁去掉流感前边的“禽”字有必要,但仅仅去掉一个“禽”字,并不能盘活整个行业,家禽业要想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重建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怨天尤人无济于事,关键在于自救。在饮食多样化选择的情况下,禽肉生产的关键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去年4月~5月,某家大型品牌鸡蛋生产企业,在做到每一个鸡蛋都能追溯的同时,派人在全国超市卖场宣传H7N9流感的防控科普知识,让消费者了解这些知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在大部分家禽养殖企业因“禽”字滞销发愁时,该企业反而提高了20%的售价,做到了产销两旺。试想,如果这样的企业多了,积沙成塔,星火燎原,赢得消费者信任也不会是多么难的事儿了。

上一篇:专家建议应建设禽产业系统补救机制

下一篇:中国养鸡产业赢利新模式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