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业篇

鹅业发展与发展新思路

日期:11-21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从生产性能分产肉、产蛋、产绒、产肥肝四类。产肉:我国大中型鹅种的生长速度很快,肉质较好,均可作肉用鹅,其中以狮头鹅、溆浦鹅、浙东白鹅、皖西白鹅较为突出;产蛋:我国产蛋量高的鹅种较多,有产蛋量堪称世界之最的五龙鹅,还有籽鹅、太湖鹅、扬州鹅、四川白鹅等;产绒:产绒以白鹅最好,主要有皖西白鹅、浙东白鹅、四川白鹅、承德白鹅等;产肥肝:国内狮头鹅、溆浦鹅、合浦鹅肥肝的性能很突出;而太湖鹅、浙东白鹅、长白鹅也有很大潜力。
  目前我国还从国外引进了朗德鹅、莱茵鹅、丽佳鹅等世界著名鹅种:朗德鹅产于法国,是世界上产肥肝性能最好的鹅种;莱茵鹅产于德国,是世界著名的中型绒肉兼用型鹅种;丽佳鹅产于丹麦,是著名的肉蛋兼用型鹅种。
  1.4 鹅的育种近况

  我国鹅的育种工作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四川和吉林等省市高等院校进行,现介绍几个主要鹅品种的育种情况。

  (1)莱阳农学院以王宝维教授为主的课题组20多年来对五龙鹅进行保种选育,育成了具有豁眼特征的白色小型鹅品种。经过选育的五龙鹅种产蛋量达到每年90-120个,蛋重平均为135克,种蛋受精率95%,受精蛋孵化率90%以上,种鹅产蛋期成活率95%以上。育成的快长系,商品代仔鹅56日龄体重3000g以上,成活率95%以上。

  (2)扬州大学赵万里教授等人组成的鹅育种课题组,经十多年的研究,已培育成功具有优质肉和产蛋率较高的扬州白鹅,其仔鹅70日龄体重3500克左右,年产蛋70-75个。2002年通过了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3)四川农业大学王继文教授等人利用引进鹅种和地方良种的优良基因库,十多年来采用现代遗传学理论和育种手段,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天府肉鹅配套系。种鹅年产蛋量85-90个,种蛋受精率88%-92%。商品代肉鹅在放牧补饲饲养条件下,10周龄活重4200克左右,成活率97%。
  (4)吉林农业大学吴伟教授等人的课题组承担了“吉林白鹅配套系选育”、“吉林白鹅配套系的扩繁与中试”项目,经过多年来潜心研究,培育出农大系列鹅高产新品系:农大Ⅰ号肉用新品系、农大Ⅱ号高绒新品系和农大Ⅲ号蛋多新品系。

  1. 5 初步探索种草养鹅模式

  种草集约化养鹅技术可以提高养鹅生产效益和农业整体效益,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传统种养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种草养鹅模式领域已作了大量研究工作,赵立等研究了吉林农大I号白鹅(肉用品系)对以草木樨、籽粒苋和玉米秸作为三种纤维源的日粮的代谢利用情况[5];王健已扬州鹅为试验素材,选用五种不同苜蓿草粉添加日粮进行了鹅的早期饲养试验[6];王宝维等对五龙鹅对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苜蓿草等优质牧草的消化代谢规律及饲养标准也进行了大量研究[7,8],为促进种草养鹅模式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鹅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育种工作滞后产业化要求
  中国具有丰富的鹅种资源,但长期以来,各地方品种多采用闭锁繁育,没有形成科学的选育制度和培育方法,投入资金少而且分算。品种(系)选育和配套系杂交利用刚刚开始,传统品种已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要。虽然,经过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培育出了五龙鹅、扬州白鹅、天府肉鹅和吉林白鹅等一系列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系),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鹅种的选育程度还比较低;同一个品种内的个体,在遗传结构、核心群数量、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鹅产业化的进程。

  2.2难以保障全年均衡生产

  鹅多具有季节性繁殖习性,产蛋性能低、周期短,休产期长;夏季炎热季节与北方的冬季鹅几乎停产,难以保证全年连续饲养加工。通过调整日粮营养水平、缩短就巢期和控制光照等措施来进行反季节生产有一些研究报道,但是,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对于鹅的反季节繁殖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3产品深加工水平亟待提高

  我国鹅产品屠宰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深加工品种单一,附加值低,遏制了鹅业产业化发展。鹅的产品深加工意义十分重大,首先鹅产品深加工可以增加产品品种,使鹅产品不再局限于整胴体、羽绒、肥肝、蛋等的简单产品,而且能扩大产品市场,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从而增加产品的销量;鹅产品深加工还可延长产品保存期,有利于产品销售和保持产品市场价格稳定。

  2.4 市场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水禽信息体系尚未形成,农户和小规模生产者获得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难以准确判断评估市场的供求关系、风险、生产成本和收益,往往造成盲目生产、销售困难重重、经济损失惨重。市场信息体系能够帮助生产者了解国内外鹅产品的供求关系、贸易水平、价格变动趋势、产品品质要求、相关产业动态,以指导生产经营者制订生产计划,避免盲目生产造成损失。因此,信息技术在养鹅业中的充分利用,是解决我国养鹅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湖北蛋鸡“153”模式全面推开

下一篇:山东无棣肉鸡养殖业呈现“新模式”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