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动态 > 规范标准 > 文章

灾害环境下肉牛牦牛产业应急技术指南

时间:2021-08-25    点击: 次    来源:国家肉牛牦牛体系    作者:曹兵海等 - 小 + 大

(6)吸出的疫苗不得回注于瓶内,针筒排气溢出的疫苗液应吸积于酒精棉球上。

(7)接种时每头牛使用1个针头,一支注射器只能用于一种疫苗的接种。

(8)专人负责监督接种过程,确保每头牛均有效接种,发现漏种时应及时补种。

(9)做好免疫登记工作,包括牛品种、年龄、疫苗来源、疫苗批号、接种时间、接种剂量和操作人员等信息。

(10)免疫接种后,接种器具及所有废弃物应进行高压灭菌或加热煮沸灭菌等无害化处理。

5.免疫副反应及应对措施

(1)免疫接种后30分钟内,应注意观察免疫牛只的精神、食欲、行为状况等有无异常。

(2)一般反应:免疫接种后,个别牛只会出现轻微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如注射部位轻微肿胀,体温略有升高,食欲暂时性下降和精神沉郁等,均属于正常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经2~3天即可自行消失。

(3)严重反应:有的牛在注射疫苗后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副反应,表现为突然倒地,角弓反张,瞳孔散大,口吐白沫;或全身出汗,肌肉震颤,呼吸困难,站立不稳,似醉酒样;或高度兴奋,不躲避障碍物,乱冲乱撞,极度兴奋。救治措施:及时注射肾上腺素5毫升。治愈后补注疫苗。

三、牛场传染性疫病应急防控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牛重要传染病的应急防控。

(二)技术要点

1、牛口蹄疫的应急防控技术

(1)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口、鼻、蹄及乳房等无毛部位出现水泡,继而水泡破裂,形成溃疡、结痂,痂块脱落后形成斑痕。

(2)口蹄疫属于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发生疑似疫情时,应及时上报,不得自行处理。

(3)口蹄疫是我国强制免疫病种,缺乏疫苗的场(企)应及时联系上级兽医或动物防疫主管部门。

(4)免疫程序:犊牛在—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初免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1次。成年牛—每年免疫3次,即每隔4 个月免疫1 次;或每年免疫2 次,即每半年免疫1 次。

2、牛布鲁氏菌病的应急防控技术

(1)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主要是由流产布鲁氏菌(又称布氏杆菌或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母牛流产、公牛不育、生殖道和胎膜发炎以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为主要特征。流产多发生于妊娠中后期,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弱胎,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导致胎衣不下。

(2)由于牛布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对发生流产或死胎的疑似病牛和流产胎儿及流产物的处理,必须采取个人防护,带口罩、手套等。

(3)对流产胎儿、流产物及污染物采取深埋或火焰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污染场地及器具严格消毒。

(4)患病牛不实施治疗。布病流行一类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省)控制布病的措施是检疫、扑杀和疫苗免疫;二类区控制措施主要是检疫和扑杀,但在流行率较高的牛场,可在政府备案条件下实现疫苗免疫;三类区实施检疫扑杀措施。。

(5)牛布鲁氏菌病流行一类区除种牛以外采用强制免疫,缺乏疫苗的场(企)应及时联系上级兽医或动物防疫主管部门。

(6)免疫接种:常用疫苗有2种。流产布氏杆菌A19号菌苗,多用于皮下注射,后备牛1个标准剂量,成年牛减低(1/10),保护期可达4年;布氏杆菌猪种2号(S2)菌苗,成母牛口服接种500亿个活菌,保护期2年。

(7)因现有疫苗均为弱毒菌苗,对人有致病性,因此,接种疫苗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感染。

上一篇:猪咬伤诊疗规范(2021 年版)

下一篇:汛期动物炭疽防疫技术指南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