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考试 > 文章

执业兽医考试《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二)

时间:2010-06-14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兽医 - 小 + 大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本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临诊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并可死亡。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又称为冈博罗病。
病原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于双RNA病毒科,无红细胞凝集特性。
目前已知IBDV有2个血清型,即血清I型(鸡源性毒株)和血清Ⅱ型(火鸡源性毒株)。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
本病往往突然发生,传播迅速,通常在感染后第3d开始死亡,5~7d达到高峰,以后很快停息,表现为高峰死亡和迅速康复的曲线。
病理变化 死于IBD的鸡表现脱水,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法氏囊水肿和出血,严重者呈紫葡萄状。5d后法氏囊开始萎缩,严重者法氏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由于尿酸盐沉积而呈红白相间的“花斑”状外观。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
诊断
病毒分离鉴定
琼脂扩散试验 本方法常用于IBD诊断。
防制
严格的兽医卫生措施 ;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 种鸡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经2次接种IBD油佐剂灭活苗;雏鸡的免疫接种 在10~16日龄间首免。
一是弱毒, A30等属于这类型疫苗;二是中等毒力,接种后对法氏囊有轻度损伤,这种反应在10天后消失,对血清I型的强毒的保护率高,B87等属于这类疫苗,在污染场使用这类疫苗效果较好。
3、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罗音。在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肾病理变化型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病原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
本病毒能使鸡胚发育受阻、胚体萎缩成小丸形。感染鸡胚尿囊液不凝集鸡红细胞,但经1%胰酶或磷脂酶C处理后,则具有血凝性。
流行病学 本病仅发生于鸡,但小雉可感染发病,其它家禽均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染。此外,也可通过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传染。
临诊症状
4周龄以下鸡常表现张口呼吸、罗音,个别鸡鼻窦肿胀,康复鸡发育不良。
成年鸡出现轻微的呼吸道临诊症状,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并产软壳蛋,蛋白稀薄呈水样,蛋黄和蛋白分离以及蛋白黏着于壳膜表面等。
肾型毒株感染多发生于2~4周龄的鸡,呼吸道临诊症状轻微或不出现,病鸡极度沉郁、持续排白色或水样下痢、迅速消瘦、饮水量增加。
病理变化 主要是气管、支气管、鼻腔和窦内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样渗出物。在死亡鸡的后段气管或支气管中可能有干酪性的栓子。产蛋母鸡的腹腔内可以发现液状的卵黄物质,卵泡充血、出血、变形。18日龄以内的幼雏感染可导致输卵管发育异常,致使成熟期不能正常产蛋。
肾型,肾肿大出血,多数表面红白相间呈斑驳状的“花斑肾”,
诊断
干扰试验:IBV在鸡胚内可干扰NDV-B1株(即Ⅱ系苗)血凝素的产生
防制 常用M41型的弱毒苗如H120、H52及其灭活油剂苗。H120毒力较弱、对雏鸡安全;H52毒力较强、适用于20日龄以上鸡;油苗各种日龄均可使用。一般免疫程序为5~7日龄首免,用H120;25~30日龄二免用H 52;以后每2~3个月用H 52加强免疫一次。种鸡还应于120~140日龄用油苗加强免疫一次。使用弱毒苗应与NDV弱毒苗同时或间隔10d,以免发生干扰作用。
对肾型IB,弱毒苗有Ma-5,1日龄及15日龄各免疫一次。

上一篇:执业兽医考试《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一)

下一篇: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寄生虫学》复习资料(一)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