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市场 > 贸易情报 > 文章

中国禽肉出口迎十年一遇黄金期

时间:2025-11-04    点击: 次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三)技术突破破解 “高端市场” 壁垒

针对欧盟药残检测、日本 “肯定列表制度” 等严苛标准,我国企业展开技术攻坚:

育种技术:中芯种业研发的 “华系白羽肉鸡” 品种,料肉比低至 1.65,抗病性较进口品种提升 20%,已进入欧盟有机认证公示阶段;加工工艺:烟台荣华食品引进德国液氮速冻技术,将鸡胸肉解冻失水率控制在 3% 以内,达到欧盟 “生食级” 标准;冷链物流:顺丰国际开通 “深圳 - 大阪” 禽肉专用冷链通道,48 小时直达,损耗率降至 0.5%,成本较海运降低 40%。

四、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增长空间在哪?

(一)短期风险:贸易壁垒与汇率波动

尽管当前出口形势良好,但欧盟拟于 2026 年实施的 “碳边境税”(CBAM)已将禽肉产品纳入范围,要求出口企业提供碳足迹认证。这意味着中国禽肉出口企业需投入额外资金用于碳减排技术改造、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增加了运营成本与技术难度。有研究机构预测,若该政策全面实施,中国禽肉对欧盟出口成本可能增加 15%-20%,部分小型企业甚至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风险。此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出口利润,部分企业已通过远期结汇锁定汇率风险。2025 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3.5%,导致部分出口企业利润缩水 8%,但通过远期结汇操作,部分企业成功稳定利润,规避了汇率风险。

(二)长期机遇:全球供应链重构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2025 年全球禽肉缺口将达 120 万吨,中国有望承接其中 30% 的订单。随着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冷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爆发。2025 年 1-10 月,我国对沙特、越南出口分别增长 45%、38%,成为新的增长极。国内企业也在加速海外布局:新希望在越南投资建设的现代化禽肉加工厂于 2025 年 7 月投产,产能达 10 万吨 / 年,直接辐射东南亚市场;圣农发展计划在沙特建设年出栏 5000 万只的肉鸡养殖基地,进一步深化与中东市场的合作,打造 “从农场到餐桌” 的全链条供应体系 。

结语:从 “养殖大国” 到 “食品强国” 的关键一跃

当欧美日深陷禽流感困境之时,中国禽肉凭借防疫硬实力、产能稳定性和技术突破,正在改写全球肉类贸易格局。这不仅是一次周期红利下的出口增长,更是我国从 “初级加工” 迈向 “价值输出” 的重要里程碑 —— 从满足海外基础蛋白需求,到攻克高端市场技术壁垒,中国禽肉正在书写农业全球化的崭新篇章。对于从业者而言,把握产能布局、强化技术研发、深耕细分市场,将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的关键;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产高品质禽肉” 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信任标识。这场禽流感催生的全球供应链重构,正为中国农业食品产业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全新大门。

上一篇:多国畜禽和驴类产品获输华准入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