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市场 > 贸易情报 > 文章

中国禽肉出口迎十年一遇黄金期

时间:2025-11-04    点击: 次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一、全球禽流感 “震中” 转移,欧美日深陷产能危机

(一)欧洲:史上最严疫情绞杀禽业产能

2025 年秋冬之际,欧洲正面临近十年最为严峻的禽流感挑战。德国、法国、荷兰等家禽养殖重点区域,疫情呈现 “爆发式” 增长态势。德国 10 月家禽疫情暴发次数相较 9 月激增 8 倍,超 200 万只禽类被扑杀;荷兰单月两次实施大规模扑杀行动,累计处理近 23 万只染疫家禽;法国将疫情风险级别上调至 “高级”,全国 4700 万只家禽被限制户外活动。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9 月欧洲家禽疫情病例数突破 6 万例,远超往年同期水平,直接致使欧盟禽肉产量预计减少 12%。更为严峻的是,野鸟传播链持续扩散,德国勃兰登堡州出现史上最大规模野鸟疫情,超 1000 只珍稀鹤类死亡,进一步加剧了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传播。

(二)日本:连续 6 季疫情叠加流感,本土供应缺口达 20 万吨日本禽流感已进入 “历史性高发周期”。2025 年 1 月单月扑杀禽类 540 万只,创下单月扑杀量新高。截至 1 月底,日本 2024 财年已报告 43 起禽流感疫情,仅次于 2022 年历史峰值。与此同时,流感疫情导致超 950 万人感染,造成医院床位紧张、药品短缺,进一步冲击禽肉消费与生产。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若疫情持续至春季,本土禽肉供应缺口将扩大至 20 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 15%,届时将不得不加速海外采购。

二、中国禽肉 “逆势突围”,出口数据屡破纪录

(一)日港市场 “量价齐升”,新兴市场爆发式增长

依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 年 1-10 月中国鸡肉出口量达 61.38 万吨,同比激增 37.7%,其中 10 月单月出口 7.08 万吨,创历史新高。日本和中国香港市场贡献显著,近半壁江山来自这两地:10 月对日本出口 1.61 万吨(占比 22.7%),对香港出口 1.57 万吨(占比 22.1%),两大市场需求合计增长 28%。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市场成功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零的突破 —— 山东烟台天华食品首次向西班牙出口 19 吨冷冻熟鸡肉,英国订单也同步落地,标志着中国禽肉正式打入欧盟高端市场。

(二)进口国 “解封潮” 与关税红利双重加持

尽管国际禽流感导致部分国家实施进口限制,但 2025 年我国迎来 8 个国家或地区解除进口禁令,包括哈萨克斯坦、西班牙、法国等,为后续进口替代开辟了空间。欧盟自 2019 年开放的 1.16 万吨禽肉关税配额持续释放红利,山东等地对欧盟出口鸭肉制品关税成本降低 5000 万元,推动对欧出口额增长 25%。海关数据显示,10 月我国冻鸡爪进口量同比减少 12.89%,国产爪类产品趁势填补市场空缺,价格底部支撑强劲。

三、三大核心优势筑牢 “出海” 护城河

(一)全链条防疫体系:从源头切断病毒传播

我国禽肉产业已构建起 “养殖 - 加工 - 出口” 全链条防疫屏障。湛江海关实施 “一场一策” 检疫监管,2025 年 1-4 月湛江禽肉出口量同比激增 101.2%,其关键在于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禽群健康状况,禽流感抗体合格率保持在 98% 以上,远高于国际通行的 85% 标准。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建立 “种源净化 - 过程消杀 - 终端检测” 三重防线,其研发的 “温芯 2 号” 猪基因育种芯片,可精准解码种猪抗病能力,从源头降低疫病风险,相关技术已通过日本 “肯定列表制度” 认证。

(二)产能韧性 + 成本优势:全球订单 “收割机”

相较于欧美国家因疫情导致的产能波动,我国禽肉产业展现出强大的稳定性。2025 年白羽肉鸡出栏量预计达 55 亿只,同比增长 5%,配合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本地化采购,生产成本较美国低 10%-15%。山东凤祥、广东温氏等龙头企业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优化产能布局,能够快速响应国际市场订单。例如,聊城禽肉出口在 2025 年 1-5 月同比增长 30.8%,即便在日本禽流感最严峻的 11 月,依然保持每周 3 批次的稳定供货,成为三菱、永旺等日企的 “战略储备供应商”。

上一篇:多国畜禽和驴类产品获输华准入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