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0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 治疗 2.1 治疗原则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精准用药、综合干预”原则,采取局部与全身相结合、抗感染与抗炎并重、支持疗法与免疫调节协同的综合治疗策略。具体包括: 2.1.1 病原控制: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科学选用敏感性强、乳腺穿透性好、残留风险低的抗菌药物,有效杀灭或抑制致病菌。 2.1.2 炎症控制:使用抗炎药物减轻乳腺组织炎症反应,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促进组织修复。 2.1.3 支持疗法: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失衡及脱水状态,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2.1.4 增强免疫力:通过营养支持、免疫调节剂应用等方式,提升机体抗病能力,防止复发。 2.1.5 严禁盲目用药、滥用抗生素,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 2.2 治疗方法 2.2.1 乳头药浴 将病牛每个乳头完全浸没于药液中,浸泡时间不少于 30 秒。药浴后自然风干,避免擦拭,防止二次污染;每头牛使用独立药杯或喷雾装置,防止交叉传播。 2.2.2 乳房给药 挤尽患乳区乳汁;严格消毒乳头末端;按“先灌注前乳区,后灌注后乳区;先左侧,后右侧”的顺序,将药物缓慢注入各乳区;注药后轻捏乳头基部并向上推挤 2~3 次,促进药物向乳腺深部扩散;灌注完成后,立即对四个乳头进行治疗性药浴。对下头牛治疗前应先对手部和手臂进行消毒。 2.2.3 全身治疗 结合发病情况、病原学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选择能有效穿透乳腺屏障的广谱抗生素。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菌素(头孢噻呋)类以及氨基糖苷(庆大霉素)等。对于中重度临床型乳房炎(如急性、最急性型)或伴有全身症状(高热、食欲废绝)的病例,需实施全身抗菌与抗炎治疗。 2.2.4 乳房基部封闭治疗 配制 0.5%普鲁卡因溶液 100 mL,加入青霉素钠或硫酸庆大霉素等敏感抗生素;在患侧乳房基部与腹壁交界处做环状或多点皮下或筋膜下注射,使药液形成“封闭带”。 2.2.5 依据致病菌检测结果进行治疗 鼓励有条件的牧场开展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与药敏试验(如三分区平板培养法),明确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据此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2.2.6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扶正祛邪为原则,可选用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大青叶、白芷、 黄连、黄芩、大黄等。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