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动态 > 规范标准 > 文章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指引

时间:2025-11-0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3.1 亚临床型乳房炎

乳中的体细胞数(SCC)显著升高;乳汁中氯化钠含量增高。

1.3.2 临床型乳房炎

病牛常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 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患侧乳房表现红、肿、热、痛、硬等症状,乳汁状态变化,含奶块、丝状、片状絮凝物,或牛乳如稀水样。

根据症状程度和发展速度,临床型乳房炎可分为四种类型:最急性乳房炎、急性乳房炎、亚急性乳房炎、慢性乳房炎。

1.4 临床病理学

1.4.1 乳汁

乳房炎的乳汁常出现明显理化性状改变,可作为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典型的乳汁异常表现包括:颜色异常:呈乳清色、灰白色;含有异常成分:可见凝块、絮片、条索状物或豆腐渣样沉淀;乳汁表现异常:乳汁呈透明或半透明状,稀薄如乳清;脓性或黏稠样:乳汁呈浓稠脓状。

上述变化可单独或混合出现,正常乳汁应为乳白色、均匀一致、无凝块。发现乳汁异常时,应立即进行体细胞检测、病原学检查或 CMT 试验,以明确诊断。

1.4.2 体细胞

乳汁体细胞异常升高,通常可达正常值的数十倍以上。

1.5 实验室诊断

为准确判定奶牛乳房炎类型、评估炎症程度并指导精准治疗,需结合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常用技术包括乳中体细胞计数、乳汁理化性质测定、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等。

1.5.1 乳中体细胞计数法

乳中体细胞数是诊断乳房炎,尤其是亚临床型乳房炎的核心指标。正常奶牛乳汁 SCC 通常 ≤50 万/mL;当 SCC >50×10⁴ /mL时,提示存在亚临床型乳房炎;若 SCC >50×10⁴ /mL 且伴有乳房红、肿、热、痛等局部炎症表现或乳汁异常,则可诊断为临床型乳房炎。

1.5.2 乳汁 pH 值测定

健康奶牛乳汁呈弱酸性,pH 值正常范围为 6.4~6.7。发生乳房炎后,乳汁趋于碱性,pH 值上升。当乳汁 pH 值 ≥6.8 时,提示可能存在乳腺感染,且 pH 值升高程度通常与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1.5.3 乳汁电导性测定

奶牛发生乳房炎时,乳汁中的 Na+、Cl- 等浓度显著升高,引起乳汁导电率增加。通过乳汁电导率的变化,可间接反映乳腺炎状态。

1.5.4 PCR 检测

PCR 可用于快速、特异性鉴定乳房炎相关病原微生物。该方法通过扩增病原菌种特异性的 16S-23S rRNA 基因间隔区(ITS)序列,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即使乳汁中病原菌含量极低(如<10 CFU/mL),亦可被有效检出。

1.5.5 微生物分离培养及鉴定

采集异常乳样,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培养,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质谱分析或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明确致病病原菌种类。该方法可为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但耗时较长,应与其他快速检测方法结合使用。

上一篇:主要畜禽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饲料配制技术指导意见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