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猪蓝耳病的发生的五个前兆

时间:2025-10-07    点击: 次    来源:猪e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先兆四:副猪嗜血杆菌肆虐

准确度:★★★☆☆

“临床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副猪嗜血杆菌病定义为蓝耳病的指示剂。”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桂红说,假如一个猪场内副猪嗜血杆菌短时间内大规模暴发,需要弄清楚这是原发还是继发病,因为在蓝耳病暴发前,猪群会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

据张桂红分析,引发蓝耳病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1、蓝耳疫苗免疫不科学:一种是不打苗;其次是不科学打苗,如只免疫种猪或仔猪、或者同一个群体免疫不同毒株疫苗、同时使用多种不同毒株疫苗、免疫剂量不足、免疫间隔过长等。2、发生过仔猪流行性腹泻或五号病后处理不当:包括未及时补免蓝耳、圆环及猪瘟 疫苗(这两种疫病发生后,影响猪群的免疫正常状态,在疫情稳定后须及时补免相关疫苗);没有按免疫程序及时免疫蓝耳疫苗,出现漏免;使用外来血清控制疫情,同时也带入外来的蓝耳病毒。3、引种不当:本场与引种的种猪场之间健康状况不匹配;在多个种猪场同时或先后引种;一次性大批量的引种(引种数量超过原存栏母猪数量的20%)等。

先兆五:母猪更新率超过40%

准确度:★★☆☆☆

“头胎母猪比率过高的场,容易爆发蓝耳病。”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蔡雪辉分析,头胎母猪通常是抗原与抗体不稳定群体,蓝耳病毒最容易侵袭。如果一个场的头胎母猪与后备母猪加起来超过本群的40%,那么就需要对蓝耳病高度警惕,加大蓝耳疫苗的免疫次数。

在临床防控中,杨汉春建议针对蓝耳病疫情发生猪场和阳性不稳定猪场,使用减毒活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控制发病猪群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强化卫生消毒。同时还要对病死猪、粪便、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引进的阴性后备猪及早在配种前与母猪混养和驯化。猪群生产稳定后应停止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而对于蓝耳病阳性稳定猪场应不用减毒活疫苗,加强母猪的 饲养管理,禁止引入阳性种猪,阴性后备猪及早在配种前与母猪混养和驯化。蓝耳病阴性猪场最好不用疫苗,并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引种需严格监测和检疫,禁止引入蓝耳病阳性种猪,并定期对猪场进行监测,保持阴性状态。

上一篇:常见猪病诊断十步走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