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1 点击: 次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巴西凭借成熟的规模化养殖体系和先进养殖技术,在国际猪肉市场具有强大竞争力。巴西拥有广袤土地和丰富自然资源,为生猪养殖提供有利条件。其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现代化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实现高效生产和成本控制,能将猪副产品价格控制在欧盟同类产品的 80%,具有明显价格优势。为拓展中国市场,巴西不断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圣保罗州新增 5 条对华冷链专线,缩短运输时间,提高产品新鲜度。巴西肉类出口协会表示,未来三年,巴西有望占据中国 30% 的进口市场份额,彰显了巴西在全球猪肉贸易中的雄心和实力。 五、长期启示:“价格倾销” 与 “制度反制” 的博弈 (一)中国产业政策的精准实施逻辑 从宏观战略角度看,此次反倾销行动是中国产业政策精准实施的典型案例。在国际贸易中,这一举措具有 “贸易反制 + 产业保护” 的双重战略意义,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国际经济形势下的果断决策和战略智慧。 一方面,这是对欧盟在电动汽车领域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有力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试图遏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国对欧盟猪肉及猪副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精准打击欧盟薄弱环节,表明中国坚决捍卫自身贸易利益的决心,是维护全球公平贸易秩序的必要行动。 另一方面,该举措为国内生猪产业提供了宝贵的 “去产能窗口期”。近年来,国内生猪市场面临产能过剩问题,2025 年国内生猪均价跌破 14 元 / 公斤,行业亏损面超 60%,养殖户面临困境。欧盟低价猪副产品的大量涌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压力。通过实施反倾销措施,中国有效减少低价进口产品冲击,预计每年为国内市场减少 20 - 30 万吨低价进口,为养殖户创造约 50 亿元的利润修复空间。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短期困境,也为产业长期结构调整和升级奠定基础。 (二)全球供应链 “去单一化” 的重要警示 欧盟在此次反倾销事件中面临的困境,为全球产业敲响了 “去单一化” 的警钟。长期以来,西班牙猪肉产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达 35%,远超中国对欧盟进口的 18%,这种严重失衡的 “市场错配” 在贸易摩擦冲击下,暴露出巨大风险和脆弱性。一旦中国市场因贸易政策调整关闭,西班牙乃至整个欧盟的猪肉产业便陷入困境,难以找到替代市场,过剩产能无法消化,产业遭受重创。这一案例深刻揭示了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危险性,全球产业应从中吸取教训。 相比之下,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巴西凭借成熟的规模化养殖体系和先进养殖技术在国际猪肉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俄罗斯通过积极扩大产能,抓住机遇填补欧盟留下的市场空白。这些国家的发展证明,只有构建 “市场多元化 + 技术差异化” 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有效抵御政策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荷兰合作银行报告指出:“此次危机或将成为欧盟猪肉产业摆脱‘中国依赖症’的转折点。” 这一观点洞察了全球贸易格局变化趋势,也为欧盟猪肉产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对于欧盟而言,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实现市场多元化,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对于全球其他产业来说,欧盟的教训同样值得思考,推动供应链 “去单一化” 已成为应对未来贸易风险的关键策略。 结语:在贸易摩擦中探寻产业升级机遇 反倾销措施引发的不仅是价格波动,更是全球猪肉产业重新布局的开端。对中国而言,这是从 “进口依赖” 向 “自主可控” 的重要转变;对欧盟而言,这是告别 “低价倾销”、迈向 “价值竞争” 的必经阶段。当双汇、新希望的订单激增与西班牙港口的滞留集装箱形成鲜明对比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短期市场变化,更是一个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重塑竞争力的永恒课题。在贸易规则的博弈中,不存在永远的 “低价赢家”,只有持续提升价值的 “守护者” 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
上一篇:全球肉类贸易重构与产业格局之变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