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饲料营养 > 文章

抗菌肽作为替抗类饲料添加剂应用前景广阔

时间:2025-08-18    点击: 次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作者:刘显军 刘宏宇 - 小 + 大

1、抗菌肽对免疫调节的影响

抗菌肽能有效地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增强其抗病能力。抗菌肽可以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抗菌肽还能有效调节免疫活性,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趋化功能,增强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

此外,有研究表明,cathelicidin家族的抗菌肽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趋化因子CCL2、CCL5。在感染大肠杆菌的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天蚕素AD进行饲喂,可以明显增加断奶仔猪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Ren等在研究发现,用抗菌肽饲喂仔猪,其3种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明显增加,且与抗菌肽的添加量成正相关,这与Yuan等的研究结果相同。目前使用抗菌肽治疗动物免疫系统疾病或进行免疫调节已经成为常用的治疗手段。

2、抗菌肽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抗菌肽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有效提高猪肠道健康水平。早期断奶是仔猪养殖的重要手段,但断奶后仔猪摄取不到来自母乳的抗体和营养物质,且仔猪肠-胃肠道的消化和免疫机能不健全,极易引发腹泻,产生断奶应激,容易受外部环境及病菌的侵染,引发多种炎症,导致仔猪的生长速率下降。所以维持仔猪的肠道健康是目前生猪养殖中最重要的方面。

胡兆莹等研究发现,生物活性肽可通过改善动物肠道形态和黏膜功能、增强肠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等途径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抗菌肽对仔猪小肠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肠道微生态环境进行调控,从而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显著降低腹泻率,减轻猪传染性胃肠炎对仔猪的各种不良影响。已有研究显示,抗菌肽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从而改善肠道健康。Yoon等研究发现,人工合成的抗菌肽-P5与阿泊拉霉素均能降低仔猪粪便中的有害微生物数量,如大肠埃希菌、盲肠梭菌等。李登云等在育肥猪基础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蛙皮素抗菌肽(dermaseptin-M),发现dermaseptin-M组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

3、抗菌肽对胴体品质的影响

通过在日粮中长期添加抗菌肽,可以增加猪体内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猪的胴体品质。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0.5%的抗菌肽可以提高育肥猪的胴体重、屠宰率、体长、体斜长、背膘厚、皮厚及眼肌面积等指标,对蹄重率、背最长肌系水力、肉色评分影响较大,对胴体率、瘦肉率、眼肌面积等影响不大。

4、抗菌肽对抗病能力的影响

猪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极易被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所侵扰,对猪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如何提高猪的抗病能力,一直是人们的重点研究方向。抗菌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所以对猪常见的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等所产生的疾病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研究表明,猪源抗菌肽PR39对大肠杆菌、霍乱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与阿莫西林、土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其他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增效作用。

猪的寄生虫病如猪蛔虫病、猪球虫病、猪绦虫病等,都是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转换化率,大大影响育肥效果。当猪只发生寄生虫感染时,人们往往会反复地盲目地使用驱虫剂,致使许多寄生虫产生耐药现象,并且部分驱虫药物的毒副作用很大,而抗菌肽在寄生虫病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和前景。抗菌肽在控制寄生虫感染上也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扰乱寄生虫细胞的质膜电位,打破胞质结构,从而达到控制寄生虫感染的目的,并且不容易出现耐药性。

上一篇:饲料填充剂“膨润土和蒙脱石”的区别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