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8 点击: 次 来源:今日畜牧技术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骨骼不仅是机体的重要支柱,而且还是具有生理活性的组织,它是钙的贮存库,在钙的代谢、维持钙的内环境稳定和平衡方面起主要作用。 钙是哺乳动物(包括猫和犬)体内含量最多且最活跃的矿物质元素,是动物必需的常量元素。幼犬出生时钙含量接近6g/kg体重,成年时增加到大约12g/kg体重,幼猫出生时的钙含量与幼犬的数值基本相同,但成年值大概为15g/kg体重。从钙的需求来看,骨骼和牙齿形成的活跃期需求量最大。· 骨骼不仅是机体的重要支柱,而且还是具有生理活性的组织,它是钙的贮存库,在钙的代谢、维持钙的内环境稳定和平衡方面起主要作用。由于宠物长期被圈养饲喂,违背了其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和觅食方式,极易造成缺钙等营养问题。钙的摄入不足,不仅影响幼龄犬猫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成年犬猫的骨骼健康,钙的摄入量与其吸收、转运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钙的吸收机制及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因素,为改善宠物的钙营养吸收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1、钙的吸收 消化道中的钙在小肠以主动转运或被动转运的方式被吸收,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膳食中的钙多以结合形式存在,其吸收前需经过胃酸的作用,使钙元素游离出来才能被机体吸收,钙的吸收一般认为主要发生在酸度较高的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1.1 主动转运 钙的主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钙离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移动,需要消耗能量,以及载体系统和相关酶的参与,如果细胞的能量代谢受到抑制,钙的主动转运就会受到抑制。钙的主动吸收主要通过跨细胞途径实现,由肠黏膜中不对称的柱状细胞完成。钙进入小肠后,维生素D作用于腔面细胞膜,导致钙离子通道的开放,钙离子跨过刷状缘进入细胞液扩散,然后在维生素D依赖性钙结合蛋白(CaBP)参与下,一方面被线粒体摄取以储存,另一方面由基底侧面膜把它泵入血浆。 1.2 被动转运 钙的被动转运是靠细胞膜两侧液体的压差、浓度差及电位差,以扩散渗透的方式实现。与主动转运不同的是被动吸收过程没有能量消耗,其渗透速度与膜两侧液体的浓度差、电位差成正比。钙的被动转运主要通过细胞旁路途径实现,当肠腔中钙离子浓度较高时,经过细胞旁路扩散入血,其吸收部位主要是回肠;钙浓度较低时,钙吸收以跨细胞途径为主。另外,当肠腔中钙浓度较高时,细胞旁路途径的被动扩散也被启动。钙离子在肠道吸收的跨细胞途径是可饱和的,但细胞旁路途径则是不饱和的,即肠腔中钙浓度越高,肠钙的吸收也相对增加。 2、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2.1 维生素D 作为激素的前体—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先后经肝、肾羟化酶催化,转变为具有生理作用的1,25(OH)2D2和1,25(OH)2D3等活性代谢物,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其中,1,25(OH)2D3是维生素D的最高活性形式,它与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都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直接或间接参与骨代谢。 VitD可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中CaBP的生成。许多研究结果表明,CaBP在肠钙吸收过程中可能起载体作用,1,25(OH)2D3使CaBP的合成增加,因此,VitD对肠钙吸收具有促进作用。肾脏生成的1,25(OH)2D3与血浆中的VitD运载蛋白结合,被运送到肠黏膜上皮细胞后,1,25(OH)2D3以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与胞质受体构成复合体,到达细胞核后,再与核受体结合,通过对核染色质的作用,提高RNA聚合酶的活力,诱导产生mRNA,生成CaBP和Ca-ATP酶。VitD还可以提高肾小管对钙、磷的再吸收能力,使其排出量减少,有利于钙、磷在体内存留;促使血中柠檬酸与钙螯合形成复合物,转运到新骨,促进骨的形成与矿化;还可刺激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骨钙素,参与钙代谢的调节。 |
上一篇:功能性宠物食品发展趋势
下一篇:果蔬加工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