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饲料营养 > 文章

发酵杂粕替代豆粕大有潜力可挖

时间:2025-01-13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廖云琼 - 小 + 大

目前,微生物发酵工艺主要采用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方法,发酵效果与发酵参数(如菌种种类、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含水量等)的设置紧密相关。杂粕主要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30~40℃,发酵时间大多选择48~72小时,含水量在50%左右,接种量和菌种比例随着杂粕类型和菌种的不同有着较大变化。

研究发现,杂粕发酵多采用连续发酵的方式,在适宜的发酵工艺下,经微生物发酵或酶解后,能较大程度提高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降低硫甙、植酸、单宁、游离棉酚等抗营养因子和黄曲霉毒素B1。原理是通过生化反应有针对性的将有毒的、不利于动物吸收的物质转化为无毒的、易于吸收的物质,并产生小肽等次级代谢产物,大大提升杂粕的饲用安全性。还有研究发现,菌酶协同发酵效果优于混菌发酵,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采用两步两段工艺对菜籽粕、棉籽粕混菌发酵,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含量,降低了硫甙和游离棉酚的含量。上述研究表明,杂粕在适宜的条件下发酵,能有效改善杂粕发酵品质,降低抗营养因子和霉菌毒素含量,这对杂粕扩大用量、替代豆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酵杂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杂粕在猪生产中已广泛应用。研究发现,发酵杂粕主要用于育肥猪,在饲粮中分别以粗蛋白质含量为42%、40%、36%(实为菜籽粕:麸皮按7:3混合物)的发酵菜籽粕直接或等氮替代豆粕,使用量在4.85%~11.2%范围生产性能良好;以粗蛋白质含量为59.6%的发酵花生粕按3%添加量饲喂仔猪,以粗蛋白质含量为48%的发酵花生粕按8%添加量饲喂育肥猪生产性能均表现良好;以粗蛋白质含量为49.64%的发酵棉籽粕按2%~9%添加量饲喂育肥猪生产性能良好。上述研究结果均表明适量发酵杂粕替代豆粕可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这可能是因为在替代豆粕饲喂猪时,虽然配方中粗蛋白含量相近,但发酵处理改善了蛋白质品质,有效降低了抗营养因子,同时产生大量的益生菌、有机酸、寡肽等活性物质,促进了动物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最终提高了动物的生长性能。

顾方等人研究发现,在低蛋白饲粮中以发酵菜籽粕替代50%豆粕用量,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当替代量达50%以上时,对猪的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利用发酵菜籽粕饲喂育肥猪时,替代比例不宜超过50%。此外,丁小玲等在饲粮中添加3.44%~10.32%发酵菜籽粕,分别替代对照组饲粮中20%、40%和60%的膨化豆粕,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杨树梅在饲粮中添加3%发酵花生粕替代对照组饲粮中3%的鱼粉,可显著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促进肠道中微生物的平衡,增强仔猪免疫力。

综上,发酵杂粕适量添加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综合杂粕营养价值、适口性及价格因素,生产中可用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的发酵花生粕用于部分替代豆粕或鱼粉,用价格较低的发酵棉籽粕、菜籽粕用于部分替代玉米、豆粕以降低饲养成本。

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大量研究证明,发酵杂粕在禽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在鸡、鸭、鹅等家禽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杂粕,对其生长发育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发酵杂粕营养价值不同,肉鸡饲粮中替代豆粕的比例也不尽同,其中发酵菜籽粕、棉籽粕、芝麻粕替代豆粕比例分别为9%~15%、6%和10%;鸭饲粮中发酵菜籽粕和芝麻粕替代豆粕比例分别为16%和4.2%,鹅饲粮中发酵棉籽粕添加比例为20%,均能促进家禽的生长发育。

还有研究将椰子粕、棉籽粕、麸皮和DDGS混合发酵后,以2%~4%代量饲喂蛋鸡,提高了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和肠道屏障功能;将菜籽粕膨化发酵后,等氮替代豆粕对崇仁麻鸡肉品质、风味均无明显影响,且未引起肝细胞发生明显的病理损伤,说明膨化发酵菜籽粕替代豆粕是可行的。但当发酵菜籽粕替代比例超过15%、棉籽粕超过20%时,均会造成鸡生长性能降低,肠道结构受损,免疫功能下降,说明发酵杂粕不宜添加过量。

上一篇:非常规饲料的开发与高效利用

下一篇:鸡饲料的简易配方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