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7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张 楠 - 小 + 大
养殖场应采用封闭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制,不断完善疫病检疫防疫制度。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尽量减少应激,同时应做好转群、疫苗接种、剪耳、断尾、断奶等工作。养殖场应采用自繁自育模式,断奶仔猪应与母猪隔离饲养。不同批次和不同来源的猪禁止混养。日常强化猪群巡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实验室诊断。 5.2 做好饲料管理 营养水平和质量严重影响猪群健康。日粮营养应全面、均衡。夏季高温时可通过添加维生素、电解质降低热应激,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还应保证饲料质量,禁止采购霉变的玉米、豆饼等原料。对于已发霉的饲料应及时处理,避免生猪误食中毒。 5.3 强化消毒管理 做好猪舍及养殖场内的卫生和环境消毒是预防猪高热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杀工作应覆盖整个养猪场。猪舍、水槽、料槽、化粪池等是重点消杀区域。无疫情情况下,每周应保证进行一次整体消杀。一旦周边或养殖场内出现猪高热病,消杀频率可增加至每周2~3次。不同区域需选择不同类型的消毒剂。猪舍内可选用碘制剂进行杀菌消毒。水槽、料槽等可选用季铵盐类消毒剂。猪舍周边可使用火碱消杀。火碱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可在猪舍内使用。另外,消杀的同时还应做好驱虫、灭鼠工作。 5.4 免疫接种 造成猪高热病的因素众多,部分致病因素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例如,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等是造成猪高热病的常见因素。养殖期间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疫苗接种时应做到全面覆盖,避免出现任何遗漏。对于母猪可通过注射猪蓝耳病病疫苗、猪伪狂犬病疫苗、猪瘟疫苗进行预防。对于新生仔猪可在8日龄时接种细小病毒疫苗进行预防,每年强化免疫一次。饲养人员应定期监测生猪机体的抗体水平,及时进行补免。只有当抗体水平达到一定值后才可发挥保护作用,同时还要维持抗体水平,避免免疫失败。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目前主要的疫苗种类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灭活疫苗安全性强,但免疫期短。活疫苗安全性低但免疫力强、免疫期长。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类型,尽量选择安全性高、质量稳定的疫苗。 5.5 早发现、早治疗 猪高热病致死率和传染率较高,通常养殖场10 d内可感染全部猪群。因此,治疗和防控时间有限。针对该病特点,饲养人员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当养殖场周边出现病例后应立即提高预防等级。外来车辆在进出养殖场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杀。同时增加猪舍内外环境、设备的消杀频率。对于患病的生猪应立即进行隔离,选择合理药物进行治疗。 5.6 避免防控误区 猪高热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误区可导致防控效果减弱。部分养殖户发现生猪体温升高后直接对其进行物理降温。该措施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猪食欲和精神状态,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段时间后生猪仍会出现高热现象。体温变化会引起生猪的应激反应,导致抵抗力下降。目前常规治疗已形成一定的用药方案,但长期使用后药效减弱,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此时应及时更换新的治疗方案。例如,青霉素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效果逐渐下降。部分养殖户在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缺乏科学的用药措施,导致病猪死亡。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会增加病猪内脏负担,尤其是肾脏。因此,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上述防控误区。 6 结语 综上所述,猪高热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疾病。养殖人员应充分了解其发病机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不断改善生长环境条件,保证环境卫生清洁,饲养密度,定期接种疫苗、驱虫和消杀,避免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饲养人员也应不断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科学饲养,面对疫情制定紧急处理方案,减少养殖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
上一篇:蛋鸡非典型新城疫案例深度解析
下一篇:猪场蓝耳病防控现状与技术研究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