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猪链球菌病防控知识问答

时间:2024-06-03    点击: 次    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链球菌病作为猪场最常见疾病之一,在临床上有脑膜脑炎、败血症、关节炎等多种类型,今天让我们从预防、诊断和治疗等角度深入了解链球菌病。

1.链球菌有多少种血清型?

链球菌属于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单个、两个、短链或长链球形。链球菌有很多型,猪链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周围形成溶血环。现已发现其荚膜抗原血清型有35种以上。但是,并非所有的血清型都有致病性。大多数致病性血清型在1~9血清型。其中血清型2为最常见和毒力最强的血清型。致病因子有荚膜、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因子(EF)、溶血素。荚膜可以保护细菌,抵抗吞噬。溶菌酶释放蛋白、细胞外因子的存在提高了菌株的致病力。本菌抵抗力不强,对干燥、湿热均较敏感,一般常用消毒药都可将其杀死。

2.链球菌在猪群中是如何传播的?

链球菌病的传染源包括病猪和带菌猪,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受损的皮肤粘膜传播,有时也会通过消化道、生殖道传播。一般在雨季或天气骤变时多发。

链球菌也是健康猪体内的常在菌,抵抗力强的猪只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但猪只一旦由于转群或应激等原因导致抵抗力下降,细菌会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链球菌病。

3.链球菌病有哪些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链球菌病主要包括:脑炎型、关节炎型、急性败血型和淋巴脓肿型,各自有典型的临床症状。链球菌病潜伏期一般为1~5天,慢性病例有时较长。

3.1脑膜脑炎型 临床上很常见,常发生于断奶后,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40.5~42.5℃。病猪精神沉郁,不食,便秘,很快出现特征性神经症状,如四肢动作不协调、转圈、磨牙、眼睛向上翻,做划水样动作,抽搐或突然倒地。病程短则几小时,长则1~3天。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脑实质有点状出血。其他病变与败血型相似。

3.2关节炎型 病猪关节肿大,且肿大的关节温度升高,按压有捻发音;切开肿胀的关节,可见关节腔内有黄白色的胶冻样液体或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本型可发生于哺乳阶段,也可发生于断奶后。

3.3急性败血型 多见于育成猪。猪突然死亡,体温升至41~43℃;食欲废绝,喜卧;流粘液性或浆液性鼻液。眼结膜潮红,有分泌物。全身皮肤发紫,特别是耳朵和颈腹下皮肤出现紫斑。有的病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跛行,不能站立。病死率80~90%。剖检可见血凝不良,皮下、浆膜、粘膜出血;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和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出血点;脾脏高度肿大,出血;胸腔、腹腔及关节积液,含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3.4淋巴脓肿型 身体某部位出现脓肿大包,破溃愈合后,在身体的其它部位会再次出现脓肿。

4.链球菌病如何防治?

4.1链球菌病的药物治疗 对链球菌敏感的药物很多,如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复方磺胺(磺胺药+TMP)、恩诺沙星等,由于大部分药物是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也很难进入关节腔内,因而不能用于脑膜脑炎型和关节炎型链球菌病的治疗。发病时病猪采食量低,或饮水量少,因此注射治疗比较可靠,如长效盐酸头孢噻呋(注射一针,3天有效),此外恩诺沙星也是理想的治疗药物。脑膜脑炎型链球菌病可以注射磺胺嘧啶钠+TMP,另一侧注射青霉素(每天需要2次注射),连用至少3天。剪牙、断尾、阉割时分别注射10%长效盐酸头孢噻呋0.2和0.3ml,可有效预防哺乳期链球菌病的发生。

4.2链球菌的药物预防 链球菌病高发时间是保育段,因此建议仔猪断奶后在链球菌高发前一周在饲料中添加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连用5~7天)作预防;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注意选择适口性好的制剂)、复方磺胺等药物(连用5天)。

4.3免疫预防 当前市场上有链胸威疫苗(链球菌、传胸二联灭活苗)可以选择,但要注意的是链球菌有很多血清型,同一猪场,甚至有不同的菌株感染,因此猪场有必要每隔6个月做一次血清型检测。

4.4改善环境,降低饲养密度 最关键的是降低应激反应对猪的影响,提高猪的抵抗力,加强通风以降低湿度。因为伤口是链球菌感染的重要门户,生产上尽量少产生创伤,在给猪剪牙、断尾、阉割时需要做好消毒工作。

4.5预防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 蓝耳病不稳定或圆环病毒感染均可促进链球菌病的发生,所以种猪场需要保持蓝耳病的稳定,切实做好圆环病毒的免疫工作。

5.链球菌真的会感染人吗?

会的,2型链球菌处理不当甚至可引起人的死亡。由于链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十几年前江苏、四川等地曾发生过公共卫生事件,所以屠宰场及驻场兽医必须注意个人防护。如有新鲜伤口的人严禁接触病猪或疑似病猪;注意眼睛和口鼻的防护;接触病猪后(特别是剖检时)人员应注意及时洗手消毒。

上一篇:母哺乳仔猪的疾病防控措施

下一篇:母猪场五大顽疾病因及防治措施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