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规模化养鸭场疫病防控难点与应对措施

时间:2024-03-05    点击: 次    来源:家禽科学    作者:姚强, 张智理 - 小 + 大

【编者按】本文详细介绍了规模化养鸭场常见的鸭瘟、鸭霍乱、鸭大肠杆菌病,分析了它们的症状表现和传播方式。在疫病防控方面,养殖场应加强饲养管理、实施生物安全防控,定期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引种来源,合理选择疫苗接种方案。对于鸭瘟等疾病的防治,及时的检疫、隔离、消毒以及科学用药等方法显得尤为关键。编辑建议养殖场要深刻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早发现、早诊断,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概率。此外,鼓励养殖场提升自身繁殖能力,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加强对发病鸭的隔离与治疗,确保养鸭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希望本文对读者在规模化养鸭场的疫病防控中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启示。
  规模化养鸭场每年死于疫病的鸭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也经常面对由于疫情防控不到位导致新旧疫情交叉重叠发生的复杂挑战,给养鸭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1]。加强规模化养鸭场疫情防控工作,减少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已迫在眉睫。在疫病防控过程中养殖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疾病发生和传播概率,促进养鸭业健康高效发展。
  1 规模化养鸭场常见疫病
  1.1 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月龄以上的育成鸭。感染鸭瘟病毒后,潜伏期大约3~5 d,之后会逐渐呈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呈现出稽留热型[2],体温高达43℃以上,持续3~4 d。病鸭饮欲增加、食欲下降,喜卧地,不愿站立和行走。眼睛初期流泪、眼睑肿胀;之后眼睛分泌脓性分泌物,导致眼睑粘合不能分开,结膜充血。鼻腔内也有粘性分泌物,病情严重的病鸭还表现为呼吸不畅或呼吸困难。有的病鸭头部发生肿胀。腹泻,粪便变为灰白或黄绿色,肛门周围的羽毛严重污染,有的泄殖腔可见充血和出血。如果是雏鸭发病,后期会出现神经症状。通常病鸭最后会因呼吸衰竭而死。
  1.2 鸭霍乱
  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发病急,死亡率较高。当鸭场发生最急性型的病例时,病鸭通常还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就会死亡。病程稍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例,表现体温上升,温度有时达到43℃;病鸭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张口呼吸,而且不断从鸭口中流出黏液。大部分病鸭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排黄绿色或者灰白色稀粪,粪便中带有血液,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剖检病鸭,可见肝脏表面有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灶,针尖大小;有时也可见心脏外膜充血和出血。
  1.3 鸭大肠杆菌病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雏鸭危害较大,2~6周龄雏鸭多发。本病的发生和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当饲养管理不当或者卫生条件较差时,本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感染大肠杆菌的病鸭表现为严重的腹泻,排出灰白色粪便,甚至在粪便中看到一些血丝和气泡等,具有明显的恶臭气味。随着病程的延长,病鸭初期呼吸不畅,后期呼吸困难,最后常因窒息死亡。对发病鸭剖检,可见气囊、心脏和肝脏出现典型的病变,具体表现为气囊炎和心包炎,肝脏明显肿胀、外观呈现出铜绿色;还可见大多数病鸭有腹膜炎和肠炎病变,可见肠道的黏膜上有坏死性或卡他性的炎症。母鸭的卵巢和输卵管内也有炎性病变。公鸭发生本病后,阴茎上有明显的出血点,而且长有大量的芝麻粒大小的结节。
  2 疫病防控的难点和应对措施
  不同的疫病由于感染的病原不同、致病条件也有一些差异性,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控方案。
  2.1 鸭瘟的防控难点与应对措施
  鸭瘟发生后通常没有合适的治疗药物,而且发病后期病鸭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等,严重影响病鸭的生产性能,用药治疗后也难以恢复。
  鸭瘟的防控,需要养殖场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从疫区进行引种,必须引种的也要先经严格检疫并单独饲养一段时间后,无异常才可以进入生产区。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自繁自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要根据养殖场所在地区疫病的血清型、流行特点和本场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合适的弱毒苗或灭活疫苗进行接种,疫苗株最好能与本地区流行的毒株血清型匹配。通常是在5日龄进行首次免疫,隔3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如果是种鸭或产蛋鸭,可以在开产前进行第三次免疫接种。

上一篇:非瘟发病场可能原因分析及教训

下一篇: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