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阳性不稳定状态:猪蓝耳病抗原、抗体双阳。母猪场如果处于这个阶段,则说明较多母猪出现了病毒血症和排毒现象。怀孕后期有流产及繁殖障碍现象,甚至产房仔猪腹泻或保育舍、育肥舍也出现呼吸道症状等。如果做到有效管理,此阶段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个月。 ①先止损: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治疗性投药(结合药敏实验结果)。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主要通过空栏的彻底有效消毒和发病阶段的有效带猪消毒(两害相权取其轻)以及降低饲养密度来实现,需要强调一点,保育舍在一个点关放超过两个半月时,最好将保育舍分为前、后保育,相当于多一次空栏和清洗,可有效降低环境中的病原载量。在寒冷季节,要加强断奶后的保育仔猪的有效保温工作。一般蓝耳病阳性不稳定状态的猪场,保育阶段除了表现呼吸道症状外,还会伴随膘情不理想的问题(甚至露出脊椎骨来的猪只占比较高),所以,保育料中的能量水平要提高一些,来增加抗应激能力。另外,猪场常用的消毒剂对病毒的处理方式属于化学方式,但最好通过实验验证,确认这些常用消毒剂对病毒的作用是否有效。影响有效消毒的因素有:水质、温度、光照、有机物生物膜、有效浓度、消毒设备、水珠颗粒大小、单位面积的喷雾量、与病原接触的时间等等。批次化管理+全进全出+空栏彻底清洗消毒等管理措施,是有效控制和净化疾病的基础性管理手段。 ①立即做抗应激+体质增免措施+持续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对缓解应激掉膘过程中脂肪的代谢有重要作用。降低环境中的病原载量是一个长期坚持并持续渐进的行为过程。 ②慎用疫苗+淘汰强阳性的母猪+提质增免措施+持续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原则上,能不用疫苗尽量不用疫苗。 ③营养是构建良好免疫力的基础。很多猪场重视程度不够。举例:后备母猪从配种后到上产床,饲喂怀孕母猪料甚至控料的猪场大有人在,迟早会出问题。因为头胎母猪除了胎儿发育外,母体本身从配种到分娩也增重100多斤,而且这个增重的料肉比要比商品猪的料肉比要高得多,而全场饲料中,怀孕母猪料是能量最低的饲料,加上控料也会导致维生素和氨基酸的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连锁反应,如毛色和肢蹄问题明显等。有些场用哺乳母猪料来喂头胎母猪可行吗?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哺乳料的能量过高,容易导致头胎母猪肥胖,甚至难产或者产后淘汰率高或二胎综合征等连锁问题。后备到头胎母猪从60 kg到上产床期间,建议一直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或者用哺乳母猪预混料按后备母猪料的大配方去配成全价饲料饲喂。 对于猪蓝耳病阳性不稳定场,采取上述管理措施后,大概1个月内各环节症状会明显改善,接下来,结合淘汰强阳性母猪+提质增免措施+持续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就可以逐渐好转。除非出现低级错误的管理操作,造成蓝耳病病毒扩散。现举例说明几个常见的错误管理操作:产房乳猪频繁调猪寄养(会加速蓝耳病病毒在产房母仔猪间的水平扩散)、上下产房及断奶猪无序转群和随意并栏(不同胎龄的猪只并群也会增加蓝耳病病毒的水平扩散,建议蓝耳病阳性场实行胎次化管理)、无效消毒、老弱病残僵猪管理混乱(考核方案以成活率考核为主)、甚至出现免疫程序紊乱现象(如支原体在蓝耳病活疫苗后面免疫)。 2、阳性稳定状态:猪群中蓝耳病抗原有阴有阳(阳多阴少)、抗体阳性。这个阶段的稳定只是从临床上看不到流产或大量的繁殖障碍现象,或者保育舍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不代表没有病毒血症和没有排毒现象,只是相对少了而已。 这个阶段的猪群,可选择脉冲式给药+有效消毒(持续降低环境的病毒载量)+提质增免+抗应激措施+全进全出+小单元格管理+空栏彻底清洗消毒+批次化管理+按胎次管理+减少调猪寄养频率+哺乳仔猪“过三关防护和乳猪伤口管理”+良好的环境控制+各阶段的营养调配(保育以提升饲料能量为主)+后备种猪的正确驯化操作等等。 3、暂定阴性状态。猪群蓝耳病抗原阴性、抗体阳性。管理方法同上一阶段,但要补充一点的是跟踪检测猪群蓝耳病抗原抗体阳性率的变化。检测一般每个季度做一次,母猪抽检建议方法:大群体母猪:轻胎、重胎、空怀各30头(小群体母猪各阶段可采10头);商品猪:出生2、4、6、8、10、12、16、20和25周龄各10头。也可按胎龄平均分布于各栋舍,并随机采样。 此第2和第3个状态的管理做得好的话,一般一个繁殖周期即可完成,并向第4个状态转化。中等管理水平的要2个繁殖周期,管理差一点最多3个繁殖周期内也可以完成向第4个状态的转化。 4、阴性状态:蓝耳病抗原、抗体双阴。引进双阴种猪容易,但维持双阴却很艰难。蓝耳病双阴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而想持续维持蓝耳病双阴,对管理团队和管理细节的要求非常高。这个阶段能维持多久,关键看操作者的出错率(管理手段和管理细节同上)。 |
上一篇:秋冬季节交替时鸡病的防控要点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