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点击: 次 来源:家禽科学 作者:顾阵东 - 小 + 大
卵黄性腹膜炎是高产蛋鸡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疾病、营养和不良应激等因素引起,临床可见腹部膨胀、重坠、泄殖腔周围触及硬块、严重泻痢,粪中常混有蛋清、凝固蛋白和卵黄小块,产蛋率下降,严重危及蛋鸡健康,导致养殖户养殖效益大大降低。对产蛋鸡卵黄性腹膜炎治疗,主要根据其发生原因,以加强抗菌、抗病毒为主,并注重前期禽流感灭活疫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等注射预防,从而降低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病概率,提升蛋鸡养殖户养殖效益。 1 发病情况 靖远县某小型养鸡场,饲养海兰褐蛋鸡9 000羽,160日龄发病,病程持续68 d。开产日龄延后12 d,开产时鸡只零星死亡,死亡率为0.9%。发病后,场主及时隔离病鸡,并使用抗菌药治疗,但效果不佳,死亡率持续增加。后来我中心就诊,经问诊、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病。由于诊断及时,治疗措施得当,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7 d后痊愈。 2 症状表现 发病初期,部分患鸡采食量明显下降,精神沉郁,容易嗜睡;产软皮蛋较多,软皮蛋占总产蛋的2%。随病程发展,病鸡腹部膨大、下垂,站立不稳,行动变得迟缓,行走姿势呈企鹅状;有的卧地不动,基本丧失了行走能力;产蛋高峰不明显,最高产蛋率只有60%。在发病中期,蛋鸡羽毛杂乱,光泽度差,触摸腹部有液体波动感,且蛋鸡有明显的疼痛反应;病鸡严重腹泻,在蛋鸡肛门的周围和泄殖腔有污秽,恶臭味明显,清粪带上有破裂的卵黄和软皮。发病后期,蛋鸡鸡冠发白,此时在蛋鸡的腹部已经积有大量腹液,且蛋鸡肛门有黄色炎性物质渗出,皮肤呈青紫色;蛋鸡已绝食,伴有一些全身性症状,如体温异常升高、排泄物稀少、体质消瘦,丧失产蛋能力,最终衰竭而死。 3 实验室检测 3.1 细菌检测 取病死鸡肝脏,用灭菌的接种环在切开的肝脏切口处挑取部分组织,划线接种绵羊血平板,置于37℃条件倒置培养24 h,做好标记并观察试验结果。结果发现在绵羊血平板上长出细小、表面光滑的圆形菌落。取生长的单个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划线纯化培养,长出无色菌落。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分离的纯化菌是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 3.2 生化试验 将分离菌24 h纯培养物分别接种到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阿拉伯糖等生化反应管内进行糖发酵试验,37℃培养24 h,结果显示不能分解乳糖、麦芽糖、蔗糖,能分解葡萄糖、甘露醇,但产酸不产气,分解阿拉伯糖产酸产气。符合沙门氏菌的特性。 3.3 PCR技术检测 收集分离培养的纯化菌落,采用煮沸裂解法,制备出分离株基因组DNA模板,合成沙门氏菌特异性蛋白inv A引物(具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采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最终成功扩增出1条330 bp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鉴定分离株为沙门氏菌。 3.4 药敏试验 选用头孢西丁、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等15种常见的药敏纸片,采用了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在普通营养琼脂上均匀涂抹纯培养菌落,再贴上对应的药敏片,在37℃培养24 h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判断药敏结果。判断标准具体参考2005年版的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本次分离菌对头孢西丁和卡那霉素有较强的敏感性。 3.5 病毒检测 提取病鸡样本RNA,采用专门试剂盒对RNA进行逆转录处理,最终获得c DNA,然后进行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目的条带,证实鸡群感染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可能引起了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生。 4 发病原因 营养不均衡、夏季热应激、温差变化大导致的感冒、不良应激以及疾病感染等因素,均可诱发产蛋鸡发生卵黄性腹膜炎。从综合诊断结果来看,本次发病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导致,卵巢发炎,卵黄变形、破裂,落入腹腔,最终导致卵黄性腹膜炎。 |
下一篇: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