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8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 作者:石刚,吴建博 - 小 + 大
3 由猫汉森巴尔通体引发的人猫爪病 3.1 概述 猫爪病也称为猫抓热,是由猫汉塞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感染性疾病,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者常表现为猫抓、咬处皮肤感染及受伤部位引流区的淋巴结肿大或化脓为特征,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严重的全身病变。 3.2 流行情况 猫汉塞巴尔通体在猫的带菌率相当高,有报道宠物猫的感染率高达40%。病原存在于猫的口咽部,猫感染后形成菌血症,可通过跳蚤在猫群中传播。人通常是在被猫(特别是1岁以下幼猫)抓伤、咬伤或与猫密切接触后而感染,由猫蚤叮咬传播本病尚不能确定。近年来,养猫者逐渐增多,猫抓病感染率也逐年上升。据报道,全球每年猫爪病的发病人数超过4万例,以青少年和儿童居多,男女无明显差别,温暖季节较寒冷季节多见。猫爪病在我国属于新发传染病之一,尚未引起重视,患者多数被误诊,以江苏省、浙江省临床报告病例数较多,列居一、二位,发生率遍布20余省。只有熟悉并掌握猫爪病的特点,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治疗。 3.3 发病特点 猫感染汉塞巴尔通体后,多数并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处于长期带菌状态。但近来发现一些家猫表现出无名高热、视网膜炎、淋巴结肿大、全身性肌痛、心内膜炎和繁殖障碍等的病征,与感染巴尔通体有关。有些猫感染巴尔通体后持续发热2~3 周,同时产生爪部浅表性的感觉丧失,肌体运动平衡失调,紧接几周内发生淋巴结肿大和轻度贫血。但由于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往往不被主人发现。另有证据表明,巴尔通体可损伤肝、肾及脾脏,但这种损伤是一过性的,通常并不表现临床症状。人感染汉塞巴尔通体后以原发性皮肤病损(红丘疹或脓疱,继而结痂)为首发症状,后期以病损引流区,如肘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为自限性过程,可持续数周。有个别病例首发部位不在肘部、腋窝等淋巴引流区,有学者曾报道过以颈部肿块、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的猫抓病病例。免疫力低下者,一旦感染会引起典型的、可复性的亚急性淋巴结炎症,出现乏力、关节痛、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脑部、眼球疾病,甚至引起全身性的杆菌性紫癜,在皮下长出一块块的“奇点紫斑”。猫的巴尔通体诊断主要依据涂片染色镜检发现病体和PCR检测病原阳性进行确诊。人的猫爪病的诊断方法较多,包括涂片染色镜检、皮肤实验、病原体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测、PCR检测等。根据《实用内科学》及大量文献报道,具有下列四项中三项者,即可诊断猫爪病:①有猫抓、咬伤史或密切接触史,通常伴有局部皮肤损害;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PCR技术等皮肤抗原试验阳性或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③排除淋巴结炎、结核、淋巴瘤等其他原因;④活检的淋巴结表现为肉芽肿性特征性病变。值得注意的是猫抓病的首发症状是以局部皮肤损害表现为主,淋巴结症状一般在皮肤症状出现后的1~3月后出现,且此时的皮肤局部表现已经痊愈,猫的抓咬伤史、接触史常被疏忽,加之患者对猫爪咬伤容易遗忘,淋巴结活检前临床诊断易误诊,故皮肤科临床医生首诊时要对此病引起重视,以免忽视和遗漏,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和淋巴结病变,及时采取有效方法确诊,为内科临床医生及时确诊该病提供可靠依据。 3.4 治疗及防控 猫汉赛巴尔通体的治疗,以广谱抗生素(如土霉素、强力霉素)效果较好,也可根据发病情况配合糖皮质激素或输血治疗。人类猫抓病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对治疗国内外尚无统一规范,多数免疫功能正常且病情较轻的患者多为自限性,一般 2~4月内自愈,无需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合并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以及累及不同组织或脏器的重症病例宜及时采用规范的抗菌和对症治疗,并加强护理,必要时对肿大淋巴结采取外科引流或切除治疗。庆大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多西环素等抗菌药物均对猫抓病有一定疗效,其中庆大霉素的敏感性最高,可作为首选药物。由于猫汉赛巴尔通体主要经跳蚤传播、在猫中流行,因此对家猫应定期清洗,并使用体外驱虫剂灭蚤,并限制或减少外出,切断汉赛巴尔通体经跳蚤在猫之间的传播,从而降低人感染汉赛巴尔通体的可能性。人应尽量少接触猫,在抚摸猫后要及时洗手。同时在于猫接触时应避免被抓咬伤,不慎被猫抓咬伤后,要立即清洗伤口,局部用碘酒或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消毒处理,同时根据情况注射狂犬疫苗,并注意观察皮肤病变及局部淋巴结,出现可疑症状应考虑猫爪病的发生,以免误诊漏诊,并根据实际发病情况和个人情况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