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近期猪价极速的涨跌或带来能繁母猪的加速出清。结合历史分析,周期投资中我们希望寻找产能反转节点和养殖公司亏损的最大值,生猪绝对价格的阶段性见底意味着板块最悲观预期已经充分释放,此时股价基本上也处于相对低点,继续向下的空间非常有限,建议把握上市猪企的投资机会。 猪:本周猪价震荡上涨。上周末猪价短暂回调后再反弹。近期气温下降,消费回暖,猪肉价格较低,北方猪肉消费增加明显,南方四川、湖北等地灌腊肠现象增多,市场大肥猪需求旺盛。而随着前期大猪抛售后,当前大猪供应有限,大猪价格上涨带动标猪价格回升,市场大猪价格高于标猪1 元/kg 左右;加上北方雨雪天气影响,生猪出栏不畅,市场交投受限;另外,近日猪价上涨,养殖端看涨惜售情绪浓厚,生猪出栏积极性不高,短时间市场供应收紧,多因素叠加助推猪价持续上涨,截止10 月21 日,全国生猪均价涨至14.25 元/kg,北方多地涨回14 元/kg 左右,南方高价超15 元/kg。 近期现货市场行情快速变化引发我们新的思考。我们观察到猪价从10 月初开始出现了超预期的脉冲,十月初的第一波涨价,从10 元/kg 涨至14 元/kg,再回落到12.5 元/kg,主要系超低猪价导致需求回转,叠加冬季需求提前释放所致;十月中旬的第二波涨价,上周从12.5 元/kg 涨至14 元/kg,主要由供应减量接档了需求驱动引起。周末两天,猪价又从14 元/kg 涨至16 元/kg,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除了供给端缺肥猪、体重低、养殖户惜售之外,需求端的问题可能更值得思考。首先是传统冬季以消费标猪还是肥猪为主?如果传统冬季消费以标猪为主,而大肥猪是少数供应,那么现在供应端的低体重和缺大肥,就只是局部的短期矛盾,涨价在产端惜售情绪消退后会自然回落。如果往年冬季的消费整体是以大肥猪为主,而标猪是少数供应。那么现在的低体重和缺大肥,就会成为贯穿整个四季度的主要矛盾,那后市会不会出现由于出栏体重低而造成猪肉供应减量值得关注。其次是冬季需求端的消费刚性是否比其他季度强?也就是说终端对高价的容忍度会不会更高?如果是,那么猪价上涨预期会推动着生产端一直惜售,让价格以不断上涨的方式去测试需求的弹性,直到找到需求明显抑制,或者生产端惜售情绪出于利润原因自我消退。如果终端消费在冬季对高价的容忍度没有显著不同,那应该在涨价之后,下游能明显看到进一步的白条走货缩量,从而通过屠宰订单快速缩减来对抗生产端惜售,达到供需平衡。十月份产业里不断出现的巨大预期差,反应我们对产销两端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生产端的养殖行为:9 月预期长期亏损的时候,最佳策略是快速抛售降低体重(越养越亏),而10 月份一旦预期反转,有了两个月盈利窗口预期之后,最佳策略立马会转变为不着急抛售,且轻度或者局部压栏,尤其在散户身上尤为明显,这是容易忽略掉的一个重要市场特征。对于终端消费行为,10 月初的历史低价,显著激活了村镇低消人群的消费,西南和北方腌腊肉、灌香肠因为低价和低温显著提前。此外,冬季的消费弹性是否存在显著变化? 肉的消费结构具体在标肥比例上变化多少?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我们认为猪价的极速涨跌或加速行业能繁母猪的出清,生猪价格的底部区域基本上也对应着上市猪企股价的相对低点,股价继续向下的空间十分有限,此时布局投资的风险已经很小。只要我们选择现金流支撑有保障、不会轻易破产的企业,此轮周期投资获胜的概率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