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猪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的鉴别要点

时间:2010-03-2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住肉孢子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都相当严重,而且在宰前难以检出,必须经过宰后检疫才能判定。同时由于这三种寄生虫形态和寄生部位比较相似,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很容易混淆。现将猪宰后检疫中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的鉴别要点分述如下:
        1 囊尾蚴
        1.1寄生部位: 主要寄生于咬肌、膈肌、舌肌、臀肌、肩胛肌和腰肌。
        1.2肉眼观察: 虫体较大,易看到,长径6mm~10mm,短径约5mm,明显位于肌纤维间,外观椭园形。包囊为单层,半透明,囊内充满液体,囊壁是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小米粒大的乳白色头节。
        1.3压片镜检(50倍):  可看到虫体头节上有四个圆形吸盘,最前端的顶突上带有许多角质小钩。钙化的囊虫包囊内形成黑色团块,滴加10%稀盐酸溶解后,可见崩解的虫体团块和特征的角质小钩,包囊周围形成厚的结缔组织膜。 
        2 旋毛虫
        2.1寄生部位: 主要寄生于膈肌、咬肌。
        2.2肉眼观察: 虫体较小,雄虫(1.4~1.6)×(0.04~0.05)mm,雌虫(3~4)×0.06mm,很难辨识,在肌纤维表面看到稍凸出的卵园形、灰白色、针头大小或灰白色、浅白色的小白点,即为可疑。
        2.3压片镜检(50倍): 旋毛虫包囊是卵圆形或橄榄形,壁为双层,外层薄,具有大量结缔组织,内层透明。包囊多在肌纤维之间,内含一条略弯曲似螺旋体的幼虫,蟠曲于折光性强的透明液中。钙化的旋毛虫包囊体积小,滴加10%稀盐酸溶解后,可见到虫体或其痕迹,与包囊毗邻的肌纤维变性,横纹消失。
        2.4染色镜检: 将所检肉粒压片置于5%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的1%红色百浪多息溶液中1min~2min,然后将压片移入80%醋酸溶液配制的15%甲基蓝溶液中再浸染1min~2min,用80℃~90℃热水仔细冲净后置于50倍~7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肌纤维呈浅黄色,旋毛虫包囊呈鲜绿色,而旋毛虫体则呈深蓝色。
        3 住肉孢子虫 
        3.1寄生部分: 主要寄生于舌肌、隔肌、肋间肌和咽喉肌。
        3.2肉眼观察: 虫体较大,易发现,长0.5mm~5mm,呈灰色柳叶形,有时呈雪茄烟形或半月形,无包囊,明显地位于肌纤维内。
        3.3压片镜检(50倍): 住肉孢子虫是孢子囊,囊内有许多滋养体。钙化多从虫体中部开始,滴加10%稀盐酸溶解后不见虫体,钙化的虫体周围不形成结缔组织包膜,与其毗邻的肌纤维横纹不消失。

上一篇:看眼皮诊孕牛

下一篇:猪的放血疗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