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9 点击: 次 来源:动物防疫一线 作者:王章权 - 小 + 大
四、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第一时间组建非洲猪瘟防控科技攻关项目组,以疫苗研发为重点,紧急开展疫苗、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等科技联合攻关。 2019年5月24日,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的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创制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报告表示,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目前主要取得以下进展: 一是分离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揭示了我国非洲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特点和进化关系。 二是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三是两种候选疫苗株体外和体内遗传稳定性强。分别将两种候选疫苗株在体外原代细胞中连续传代,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序列无明显改变,猪体内连续传代,也未发现明显毒力返强现象。 四是明确了最小保护接种剂量,证明大剂量和重复剂量接种安全。 五是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目前已建立两种候选疫苗的生产种子库,初步完成了疫苗生产种子批纯净性及外源病毒检验,初步优化了候选疫苗的细胞培养及冻干工艺。 据消息指出,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将在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试与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生产的各项研究工作,尽快完成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该所王涛、孙元、仇华吉撰写的《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科学挑战》一文中提及到,国内对于ASF疫苗研发主要集中在基因缺失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未来ASF疫苗的研发需要颠覆性思维与最新的生物学技术相结合。例如构建ASFV必需基因缺失的突变病毒,从而获得一过性感染的复制缺陷型ASF疫苗,以解决活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合成生物学技术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为ASF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优化提供可能,由此可加快未知基因和保护性抗原基因的功能研究,全面解析ASFV的生物学特性,为ASF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