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环球视野 > 文章

非洲猪瘟是人为疫病,控制和根除需要做什么?

时间:2019-04-04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Klaus Robert Depner - 小 + 大

经过多年应对非洲猪瘟的努力,欧盟制定了高于国际标准的防控措施,也积累了较强的技术储备和可借鉴的经验。

2019国际猪业科学论坛上,国际知名研究所——德国联邦政府动物健康研究机构弗里德里希-洛弗勒研究院(Friedrich Loeffler Institute)流行病学研究所国际动物健康研究小组组长克劳斯·罗伯特·德普纳(Klaus Robert Depner)博士通过《欧洲多在ASF疫情防控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生物安全:控制非洲猪瘟的关键》、《野猪在传播ASFv中的风险管控》这3个主题报告,分享了欧盟国家控制和根除ASFv方面可借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并就教科书上对ASFv的一些不科学的阐述进行了纠正。在德普纳看来,虽然野猪、软蜱是传播ASFv的重要媒介,但导致ASFv传播和扩散最危险的因素是人。

教科书对ASFv的阐述,正在误导人们

“我们需要对非洲猪瘟了解多少才能预防、控制和根除?我想这是起点,我们必须要了解ASFv病原、流行病学、人和宿主的关系。”德普纳在2019国际猪业科学论坛《非洲猪瘟疫情在欧洲的纪实与经验教训》的主题报告中强调说,教科书上有关对ASFv的阐述正在误导人们,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通过蜱虫从染病动物向易感(非适应性)宿主间接传播(非接触性传染方式)ASFv传播率较高。”但是,在没有蜱虫的情况下,在家猪间直接传播(经口),亦称“非典型传播”(接触性传染方式),ASFv病毒传播效率则较低。” 德普纳分析说,感染率、死亡率、致死率是3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需要明确加以区分。从流行病学来看,ASFv具有低传染性、高致死率、高抵抗力这3大特征,这使得它能够长期存留。但是,由于传播方式、毒株的不同,ASFv对疫区/猪场造成的感染率、死亡率、致死率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ASFv传染情况非常复杂,“实际上,通常很难证明,带毒者是ASFv传染源。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往往把一些来历不明的疫情归因于带毒者。”德普纳分析说,如,对荷兰ASFv基因型I传染的一个案例研究中,感染后第99天,未见幸存猪把ASFv传染给与己混养的哨兵猪;而在对葡萄牙ASFv基因型I传染的一个案例研究中,感染后第72天,康复的猪通过直接接触把ASFv弱毒株传染给哨兵猪;但在爱沙尼亚ASFv基因型II传染的一个案例研究中,感染后第137天(接触或混养第59天),未见幸存猪将ASFv传染给哨兵猪。

如果忽视人为因素,ASFv等动物流行病就得不到控制德普纳在2019国际猪业论坛主题报告中还总结了近年来欧洲在防控或根除ASFv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在现实条件下,ASF不是高度传染性疾病:

-高致死率(>90%)

-低死亡率(<5%)

-低感染率(<5%)

-传播过程未必依赖于猪群密度

√传播慢,具有保真性(栖息地疾病),家猪易控制,野猪难控制√存活者未必是病毒携带者,带毒者不排毒:在没有蜱虫介入的疫区,不具有流行病学意义√因为致死率低,所以弱毒株存活力差:只有通过蜱虫间接传播才有利于病毒存活√早期发现只能依靠被动监测:

-生物安全是控制ASF的唯一有效工具

-ASF是一种人为疾病,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德普纳分析说,非洲疣猪是 ASFv的天然(适应性)宿主,而家猪是ASFv非适应性(获得性)宿主。从非洲猪瘟发展史来看,家猪是“偶然”宿主,因为(最早记录可追溯到在1909年)欧洲殖民者把家猪带到非洲后,改变了天然宿主与ASFv之间的平衡。“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动物发生的多数疾病是由人类带来的或由人类活动引发的。”

“人是导致病毒长距离传播和进入猪场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制定预防、控制和根除ASFv措施时,将社会科学纳入其中显得非常重要。”德普纳总结说,“如果只考虑疾病的生物学特性:接触传染率;抗病力;致死率,即使有世界上最好的疫苗,但也有可能疾病也得不到很好控制。再次强调,人类活动是ASFv传播和的一大驱动力,人为因素在非洲猪瘟疫情发生过程中扮演着着非常重要角色,而不是其他因素。因此, 如果不重视人类行为影响,如果忽视人为因素,动物流行病(ASFv)就得不到控制。”

德普纳在波罗的海国家、波兰、捷克共和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等国开展了数次ASF流行病学调查,并参与了欧盟对受ASF影响国家的疫病控制和根除项目。他在这次论坛主题报告《生物安全: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中表示:“生物安全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而软件强调思维/理念。对于ASF防控而言,更多的是一个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 在德普纳看来,生物安全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就如同奔驰车配置和司机水平之间的关系一样。“因此,一方面需要对设施方面进行足够的投入,另一方面对人的思维方式需要进行教育/培训,但后者则更困难。”他还强调,更重要的是,养殖者、兽医、生产商协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需要加强交流和合作,为控制和根除非洲猪瘟建立起伙伴关系。

上一篇:从俄罗斯非瘟流行10年看国内行业的发展未来

下一篇:西班牙专家:做到这些,就可以控制非洲猪瘟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