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28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章勇 - 小 + 大
2018年,大豆当之无愧成为“网红”。 去年6月,在“与关税赛跑”中迟到的7万吨约1.5亿元的美国大豆,8月在中国海港被顺利卸载,而此前,这艘大豆船在外海“流浪”了两个多月。因为其代表了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连锁反应,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 除了反刍动物,植物蛋白几乎是唯一可用于形成动物体蛋白的氮来源。其中,取自大豆的大豆饼粕又是饼粕类饲料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饲料,蛋白质含量高达42%~46%,除含有硫氨基酸外,赖氨酸、色氨酸、甘氨酸含量均较高。长期以来,大豆都是饲料性价比最高的重要原料。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大豆贸易受阻,引发了国人对粮食安全的再思考,特别是对动物日粮安全的再思考:从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大豆,从哪里进口大豆的表层思考,转向究竟需要怎样的大豆,怎样用好大豆的深度思考。 粗蛋白含量评价标准成过去式 “目前业内在原料蛋白质量评价上存在误解,150年前开始采用的以粗蛋白高低来衡量蛋白品质的方法已经过时,如今需有新思维。”2016年,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晓平就在行业会议上表示,全球范围内已完成大量实验与检测,认为日粮粗蛋白水平不能反映饲料中蛋白的质量,蛋白质质量取决于饲料原料中必需氨基酸数量和平衡性。 而事实是,由于我国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未真正实现饲料精准配制,饲料原料利用效率不高,造成营养成分浪费比较严重。加上养殖户普遍认为蛋白含量越高,饲料质量越好,这样的市场评判标准推高了蛋白原料消耗。2017年我国饲料中蛋白原料使用量超过1亿吨,比2012年增加3000万吨,年均递增7个百分点。而2017年和2012年的肉蛋奶总产量均为1.5亿吨左右,在主要畜产品产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蛋白原料消耗量却增加了40%。 2018年11月1日,备受关注的《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两项团体标准实施。据了解,这个营养标准的前期准备达10年之久,目的就是提倡在畜禽净能体系的情况下,降低畜禽正常蛋白使用量2个~3个百分点,通过添加人工合成氨基酸,实现猪禽正常生产性能。 作为标准的起草人代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介绍,团体标准对粗蛋白质、磷的含量设置上限值的原因在于:一是随着低蛋白日粮配置技术的发展,在合理添加工业氨基酸的前提下,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水平可以显著降低;二是减少豆粕用量,降低配方成本;三是降低氮排放,减轻环境污染。据测算,猪日粮蛋白质水平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减少粪尿氮排泄量6%~8%。我国目前仔猪、生长肥育猪全程饲料蛋白质含量16%,按照目前可推广营养的低蛋白日粮技术,将全程蛋白质水平由目前的16%降低至本标准平均值的14%,可减少豆粕用量近830万吨,折合大豆约1100万吨。 猪鸡两项标准的实施将有效减少豆粕等蛋白饲料原料用量。据测算,猪配合饲料平均蛋白水平下调1.5个百分点,有望将生产1公斤猪肉的蛋白质消耗从0.45公斤降至0.39公斤,降幅达13%;蛋鸡、肉鸡配合饲料蛋白水平也将降低约1个百分点。新标准在行业内全面推行后,养殖业豆粕年消耗量有望降低约1100万吨,带动减少大豆需求约1400万吨。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告诉记者,按照团体标准执行,理论上可减少1400多万吨大豆进口,总体数量有限,并不能彻底消除我国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目前我国平均每年进口大豆八九千万吨,数量庞大。团体标准是建议企业和行业采纳,起引导作用,非强制标准,所以有很大的弹性。要升格为国家标准被推行,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拿到更多的科学依据,这其中还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解决。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占有率低,应更多地挖掘本土资源,从切实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养殖模式和配方体系。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孔亮表示,从近几年动物营养研究和养殖生产实践看,我国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基于净能体系和氨基酸平衡模式的精准日粮配方基础参数基本建立,使进一步降低日粮平均蛋白水平成为可能。 |
上一篇:如何选择和合理使用饲用酶制剂
下一篇:浅谈奶牛常用8种蛋白质饲料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