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陈宏 - 小 + 大
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涉及大豆、棉花、肉类、乳制品及蔬菜、水产品与果类等。本文以与畜牧业和畜产品直接相关的品类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博弈双方各自的影响及长期趋势下的应对措施予以归纳分析,供有关决策者参考。 一、从数据看相对位置 大豆此次中美经贸摩擦,在农产品领域,大豆是首要受到冲击的品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市场,进口量占全球的64%左右;而巴西、美国、阿根廷则是主要大豆出口国,其出口份额占全球的90%以上。 2017年,中国进口9553万吨大豆,进口额为396亿美元。其中从巴西进口5093万吨,占比为53.3%;从美国进口3286万吨,占比为34.4%;从阿根廷进口658万吨,占比为6.9%。出口中国的大豆占美国出口量的59.05%,占巴西和阿根廷出口总量的78.93%和89.2%。 总体来看,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占美国出口量的近6成。 畜产品(主要为肉类与乳制品)猪肉、牛肉方面我国呈净进口状态,且近年进口量与贸易逆差有逐年增加趋势。2017年,我国畜产品进口额为256.16亿美元,同比增长9.5%,贸易逆差为192.6亿美元。其中,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畜产品价值29.2亿美元,以猪肉为主。截至2017年年末,生猪产品(猪肉、猪杂)进口量为249.96万吨,进口额为44亿美元,贸易逆差为21.46亿美元。其中鲜冷冻肉占48.7%,猪杂碎占51.3%,主要进口国为美国、德国、西班牙、丹麦、加拿大等欧美国家。2017年,我国净进口牛肉69.42万吨,同比增长19.9%,进口额为30.65亿美元;净进口牛杂碎2.04万吨。全年牛产品贸易逆差为3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1.3%。牛产品主要进口国为巴西、乌拉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美国进口量不大。 中美之间乳制品贸易量不大。2017年,我国乳品出口量为3.73万吨,同比增长12.9%;进口量为247.71万吨,同比增长13.6%,贸易逆差为87.7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0亿美元。净进口国主要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总体来看,美国是我国畜产品进口的次要市场,乳、肉、禽类进出口量不大,双方也未形成较高的市场依存度,且牛肉制品量小价高,国人消费能力有限。 二、影响因素概要分析 贸易摩擦势必导致中美农产品进出口格局重新洗牌,其关键点是美国如何寻找新的出口,中国如何尽量弥补进口的突然减量,从而实现各自的农产品市场再平衡。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畜产品供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国内大宗饲料原料供给的冲击。大豆进口后主要加工成两类产品,即食用油和豆粕,而后者是猪、禽类等养殖业的主要饲料之一(仅次于玉米)。如果按目前加征25%后的进口税率,每吨美国大豆进口成本要提高700美元~800美元,进价要比巴西大豆高300美元左右,从而使美国大豆失去价格优势。假设大豆从美零进口而又不能马上寻找到替代渠道,将导致2600多万吨豆粕的供应缺口,约占全国豆粕年需求量的36%,从而间接导致养殖业饲料供应紧张及养殖成本上升。 二是对世界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冲击。农业是美国的优势产业,由于其资源秉赋好,经营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使其农产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具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有超过3600个CBOT会员,可交易50种不同的期货与期权产品,年交易量达几亿张合约,其期货价格对全球供应链影响巨大。短期内,因市场供应链出现断裂会导致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而中长期则可能导致市场预期不佳,农业投入乏力,从而使农畜产品价格出现非正常波动,继而使我国进口农产品风险因素上升,影响市场稳定。 三是对农业资源供给形成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国土资源开发潜力有限,水资源也很紧张。如果长时间出现大宗农产品进口不畅,势必使国内相关产业受到过大压力。特别是大豆,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品,我国不具生产优势,同时一两个国家也难以补上美国零进口导致的缺口,而且国内市场对豆油和豆粕的需求仍呈增长态势。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必须重视资源类产品的进口替代问题。要尽可能利用好国外资源,防止本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阻滞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对国内部分小众、特色品种供应造成一定冲击。除大宗农产品外,美国还是许多水果、坚果、肉类的生产与出口大国。在国内市场,部分坚果类(如腰果)、水果(如车厘子)及高档肉类等,很多来自美国,加税后,势必抬高市场售价,不过影响人群相对有限。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