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03 点击: 次 来源:永顺生物 作者:巫月生 - 小 + 大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表现为:急性型呈现高热、败血症状;亚急性型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红色疹块,呈菱形、圆形及方形不等;慢性型表现非化脓性关节炎、疣状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在我国,猪丹毒起于何时已无从稽考,不过民间俗称“打火印”病猪,则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病在我国造成大面积流行,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曾将其与猪瘟、猪肺疫并称为我国养猪业的“三大传染病”,当时养殖户对猪丹毒防控比较重视,且后来随着养殖管理水平提高,特别是疫苗和抗生素使用,猪丹毒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并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从2011年开始,该病又在我国多地呈现暴发或散发流行趋势,甚至一些规模化、管理良好的猪场也未能幸免,而且呈现逐年发病增多趋势。本文就对沉寂多年的猪丹毒病重新抬头的原因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猪丹毒再度流行的原因 1.1 病原体具有超强的耐受性 猪丹毒杆菌对不利的环境有相当的抵抗力,能耐干燥,动物组织中的病原菌在各种条件下能够存活几个月,它能够在冻肉、腐败的尸体、干燥的血液及鱼粉中长期存活,土壤中至少能存活35天,据报道,猪舍环境中的墙壁、风扇、供水口也能分离出病原体,病菌一旦侵入环境中,会存在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至其他区域的风险,具有较强的潜伏性。由于猪丹毒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固其很难根除。 1.2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猪是该病最重要的储存宿主,据报道,约有30%-50%外观健康猪的扁桃体和其他淋巴组织内均潜伏有猪丹毒杆菌,这些病猪和带菌猪通过鼻、粪便等分泌物或排泄物将此病原菌排出体外,特别是感染急性猪丹毒的猪随粪尿、唾液与鼻分泌物排出大量的猪丹毒杆菌,能长时间向外直接散播,从而污染猪舍的环境、用具、饮水、饲料和土壤等,并可通过环境污物间接传播。另外,经证实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也带病原菌,这样构成了广泛的疫源,已分离到猪丹毒杆菌的各种家畜、禽,以及鼠类和鸟类等给种猪场提供一个额外潜在的传染源。 1.3 多重感染 猪丹毒可以和其他的猪病同时发生,近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与猪伪狂犬病毒等多种因素使机体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猪群的抗病力下降,而当猪体的抵抗力下降时,侵入体内的病原菌最后流入血液,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很快出现全身性感染。同时,在存在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下,致使病情复杂化,加重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增大了病死率和防治的难度。虽然现有的传染病作为一种诱因的重要性还不清楚,但经证实寄生虫感染可增加猪丹毒病的严重性。 1.4 非优势的血清型出现毒力增强趋势 一直以来,野外病例的研究报告表明,猪丹毒血清1型主要是从败血症病例中分离到,猪丹毒血清2型主要是从亚急性和慢性病例中分离到,但是,据报道,近几年从患有慢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的感染病例中也分离到扁桃体丹毒丝菌,而以往扁桃体丹毒丝菌被认为对猪无毒力或毒力很小,且可以从各种来源分离到,包括健康猪的扁桃体,因此,其在猪丹毒病原学中被认为并不重要,现在在临床病例中能将其分离到,表明其具有潜在的致病性,这些曾经不常见或非优势的血清型已出现毒力增强趋势。 1.5 养殖户重视程度改变 上世纪80年代,养殖户对猪丹毒的防控相对比较重视,猪丹毒单苗或“猪三联苗”几乎成为猪场必免项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交易频繁、引种的增加等因素导致猪场疾病越来越多,防控越来越困难且复杂化,养殖户只注重重大动物疫病等的防疫,例如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病毒病以及部分细菌病,它们格外受到规模化养殖场或散户的重点关注,尤其针对其中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已成为当前猪场必免项目,而且还不断反复加强免疫,而对于猪丹毒病却渐渐地被许多猪场所忽略,甚至放弃该病疫苗的免疫。 1.6 其他相关因素 环境和应激等因素如营养、湿度、疲劳等特别是这些因素突然改变时,都可导致猪丹毒病的发生,另外,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素引起的隐性中毒可增加猪对急性猪丹毒的敏感性与感染性,并且还可干扰猪丹毒病疫苗接种后免疫力的产生,使得疫苗起不到防控效果而导致本病的流行。 |
上一篇:张桂红:非洲猪瘟防控的10个观点
下一篇:非洲猪瘟之中兽医辨析与防控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