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0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二)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 二、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存在的先决条件,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不外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人为因素往往和自然因素互相结合,互为因果,以致在实际中难以区分。 (一) 物种改变 (二) 环境因子改变: (三) 信息系统改变 三、 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链索关系。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取食关系错综复杂,使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相互交叉、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称为食物网。 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图称为“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有三种类别,即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 四、 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3减少1%,UV—B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量增加2%。这种辐射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1、 皮肤癌增多 2、 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加:会使呼吸道疾病和眼睛炎症的发病率升高。 3、 免疫系统的抑制: 五、 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 (一) 有害物质作用于靶器官 靶器官:是指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机体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是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某种有害物质首先在部分器官中达到毒性作用和临界浓度,这种器官就称为该有害物质的靶器官。 (二) 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作用 1、生物浓缩: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其为生物学浓缩、生物学富集。 生物浓缩程度与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和环境等因素相关,通常用生物浓缩系数来表示。生物浓缩系数(BCF)是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度与它所自下而上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又称浓缩系数、富集系数、生物积累率等。 例如褐藻对钼的BCF是1,对铅的BCF却高达70000。2、生物积累 生物积累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累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积累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 3、生物放大:生物放大是指有毒化学物质在食物链各个环节中的毒性渐进现象,即在生态系统中同一条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通过摄食低营养级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高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浓缩系数表示。 (三) 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产生的综合生物效应,称为联合作用。 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颉颃作用四种类型。 1、 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 2、 相加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等于其中各化学污染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 3、 独立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各自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不同,互不影响。 4、 颉颃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先后进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污染物可干扰另一化学污染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污染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污染物任何一种单独的强度。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