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BV研究情况及进化分析 1、IBV的发现:1931年首次发现、1936年首次分离到病毒、1951年发现IBV存在不同血清型、1960年H120、H52、1962年发现“肾型”、1996年 QX、2003年973B(4/91)。 🔽 2016年三种病的检出率:2009-2013年间我国IBV流行毒株S1基因序列687条,共包含13个基因型。 🔽国内外主要IBV毒株对应关系 2、IBV的进化分析 QXIBV经典代表毒株有QXIBV株、LX4株、A2株、YX10株等,故又称为LX4型、A2型。在2010年前,TW型IBV分离株数量很少,与之前8年监测结果对比发现,近几年TW型IBV分离比例逐年增加。 4/91型又称为7/93B型、CR88型,来源于欧洲,可以侵害鸡只的呼吸系统、鸡肉、肾脏和生殖系统。4/91疫苗是国际上最广泛的IB疫苗之一。CHIII型参考毒株包括LDT3株野毒株与疫苗株,LDT3于2003年从广东鸭中分离得到,后经传代致弱成疫苗株LDT3-A,这是我国农业部批准使用的疫苗毒株之一,近几年该型分离株较少,这可能与疫苗的使用有关。CHIV型参考毒株包括HN08、CK/CH/LSC/99I,国内学者也称之为HN08型或LSC/99I型。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重组分析发现,LSC/99I广泛参与了不同基因型毒株间的重组。 二、QIBV的研究 1、QIBV的“历史”;1996年分离获得QXIBV,被Gen Bank收录;1997年论文发表,在第11版和第12版禽病学都引用。 2、QIBV的分离与鉴定 动物回归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 常以R值的大小制定型和亚型,R>80%为同一亚型,R在25%与80%之间为同型的不同亚型,R<25%时为不同的型。 三、流行病学特征 主要水平传播,在集约化鸡群1-2天内会很快波及全群。直接接触或通过气溶胶(微滴)间接接触。 发病日龄:呼吸型20天以下的多发;肾型20-50日龄多发。 发病季节:呼吸型冬春季节多发,肾型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IBV感染2周龄以下的母鸡,会造成其生殖道永久损伤,形成“假母鸡”;如果3周龄前感染,产蛋率多位50%;4-8周龄感染,产蛋率多为80%;8周以后感染,基本不会对产蛋鸡造成影响。 1、呼吸型:代表毒株:Massachuansetts、代表疫苗:H120、H52、M41灭活疫苗、所有日龄的鸡,但表现日龄依赖性、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 2、肾型:代表毒株:T、代表疫苗:Ma5、28/86、主要感染育成鸡,以20-60日龄鸡多发、肾脏肿大,花斑肾、脱水、饮水量增加、腹泻、排泄物水分增加。 3、产蛋下降型:代表毒株:QX、代表疫苗:H120、H52、M41灭活疫苗、所有日龄的鸡,但表现日龄依赖性、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太阳蛋、软皮蛋、畸形蛋、薄壳蛋、沙壳蛋、小蛋、水样蛋清。 QX株引起的临床症状: 4、793/B型(4/91):1985年在法国一个小镇首先分离到CR88;1992年在英国分离到793B;引起肉鸡呼吸道症状、腹泻、死亡率逐渐升高,肌肉苍白,气管有炎症,肾脏肿胀。 四、IBV的防控要点 1、新毒株是如何产生的? 单个氨基酸的改变就能导致一个新的血清型的产生。对于每个新出现的基因型毒株不一定需要开发新的疫苗来应对,现有疫苗单独或联合保护也可起到作用。 基因型——病毒全序列测定、血清型——血清中和试验、保护型——攻毒保护情况。 2、疫苗:弱毒疫苗、H120 H52、Ma5、28/86、LTD3、QX、491、灭活疫苗:M41。疫苗选择:弱毒疫苗H120、H52是必选项。 H120常用于30日龄以下雏鸡的首次免疫接种,H52一般用于8-10周龄鸡重复免疫和成鸡免疫。 灭活疫苗:目前国内审批的均为M41株灭活疫苗,应充分利用灭活疫苗的优势,做好不同血清型,不同基因型的新制品的研发,特别应研制针对QX的灭活疫苗。 传统的免疫程序是有效的,是当前IBV控制的必要选择(Ma5、28/86、LTD3、491)。 紧急接种是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