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应激性因素 母猪在怀孕后期临产前转入产房内驱赶过急、过快,导致进入产房后的待产母猪一时难以恢复体质;母猪产房内与怀孕舍内的环境变化过大,母猪转入产房后一时难以适应产房内的环境变化;母猪产房距离饲料加工等噪音较大的车间较近,导致母猪分娩时紧张不安,分娩时间延长,体力消耗过大,致使母猪发生难产并影响母猪产后的体质恢复,甚至导致母猪产后体质虚弱;夏季母猪热应激导致母猪体内的钙质消耗过大,导致母猪分娩无力和分娩困难等应激性因素均会致使母猪产后泌乳量下降。 4、气候环境因素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的发病率常常因季节的不同而母猪产后的发病率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夏秋高温季节其母猪产后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特别是在夏秋季节炎热高温的环境条件下,由于猪的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散热能力较差,母猪的采食量和活动量也会相应的下降,如母猪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不仅会导致母猪发情排卵规律发生紊乱,影响母猪的配种和受孕,而且在炎热高温的环境条件下,还可导致母猪的呼吸频率增加,直肠温度升高,脉搏次数减少,采食量下降,从而会导致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的发病率增高。一般母猪最适宜于在l5℃~l8℃的环境温度下生活,当母猪舍内的温度达到20℃~23℃时,对母猪产前产后也不会产生影响,但据实践证明,当母猪舍内环境温度由l8℃上升到28℃时,则哺乳母猪的自由采食量就会下降40%,母猪的泌乳量也会相应地下降25%。据分析,在夏秋高温季节,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发病率高的原因可能是天气炎热,减少了母猪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活性降低,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而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可直接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母猪乳腺的发育,从而最终影响母猪产后的泌乳性能。 二、应对措施 1、调整好母猪的饲料配方并加强对母猪的饲养 养殖场户应根据母猪在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地配合母猪的饲料,以确保母猪日粮中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总体水平平衡,尤其是在夏秋炎热高温天气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高发季节,对怀孕母猪更应注意提高日粮中赖氨酸含量(从0.5%提高到0.9%)和能量浓度,并以此来弥补因高温引起怀孕母猪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叶酸和生物素的含量,并保证饲料中矿物质元素钙、磷、铁、铜、锌、锰、碘、硒、镁、钾、钠的充分供应。 其日粮配合应确保饲料原料新鲜、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饲料原料粉碎要粗细适中,更换母猪的饲料种类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要严防饲料发霉变质,如一旦发现母猪的饲料遭受霉菌毒素污染,应立即停用霉变饲料,并改用其他新鲜饲料,也可在母猪的饲料中添加“大庄素-B”,以有效地缓解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养猪场户应在尽可能对母猪补充一些青绿多汁饲料如南瓜、西瓜(皮)、红薯藤、包菜、苋菜等的前提下,可在每吨全价饲料中添加小苏打粉3千克、维生素E100克及维生素C200克;也可在饲料中添加0.1%的延胡素或其他抗应激类添加剂;或在母猪的饲料中添加具有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添加剂如山楂、苍术、陈皮、黄芩等给予怀孕母猪饲喂,以缓解夏秋炎热高温季节环境对怀孕母猪的影响,保障怀孕母猪不肥不弱中等偏上的营养水平。 除此之外,可在母猪的饮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盐或0.1%~0.15%的小苏打,以调节母猪体内电解质平衡,中和热应激下的代谢酸产物,减少热应激的危害。 2、做好母猪养殖环境控制和相关物资的准备 养猪场户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前做好母猪养殖环境控制和相关物资的准备,以找到适合于本场户改善母猪养殖环境的控制办法,特别是夏秋季节增加母猪舍内的通风和对流,防止热辐射的控制办法。 母猪舍可采用隔热材料吊顶隔热,并增加猪舍的地窗数量以增加猪舍的自然通风对流;可在猪舍四周种植冬天落叶的树木(如青桐、法桐、泡桐或速生杨树等),以树叶遮阳减少太阳的热辐射;也可提早从2月中下旬开始,在猪舍周围挖窝种植藤蔓类植物(如南瓜、冬瓜、丝瓜等)搭棚遮荫,对猪舍周边的空地,可种植牧草、草坪等绿色植物,尽可能避免裸露的地面,以减少猪舍所受辐射热和反射热;母猪舍内可配置风扇或风机,并结合母猪颈部滴水降温、正压冷风机自动降温、或采用负压通风湿帘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