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人兽共患病 > 文章

布鲁氏杆菌病概述

时间:2015-09-3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批批布鲁氏杆菌,重新进入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就形成了“全身无中毒症状,但血液中可检测出细菌存在”的菌血症。在血液里,吞噬细胞军队又来与布鲁氏杆菌作战,战场随血流扩展到全身。
        随后,这些被吞噬的布鲁氏杆菌集中在肝、脾、骨髓等地开始繁殖,成了多发性病灶。当敌“菌”规模越来越大,吞噬细胞应接不暇时,布鲁氏杆菌则在细胞外的血液中代谢和繁殖,从而造成败血症,长时间引起间歇性发热,也就是“波浪热”、“弛张热”之名的由来。
        除了巨噬细胞被撑破,布鲁氏杆菌同样会阵亡。但是该细菌细胞壁上都带有对宿主有害的脂质物质“内毒素”。布鲁氏杆菌被摧毁时,内毒素会随着破碎的尸体溶出,进入体液,就像死亡自爆一样,给人体带来最后的一次性毒害。一旦活着的布鲁氏杆菌在体内控制了局面,患者就开始出现全身性症状,如盗汗、食欲不振、肝脾处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和大关节疼痛、以脊柱为首的骨骼疼痛无力等等。
        2、存活条件
        该病毒在温和条件下,布鲁氏杆菌可在皮毛、水中和干燥的土壤中存活数周至数月。该病毒对高温、高湿和光照的耐受性不强:摄氏100度的干热条件下,7~9分钟即可将其杀灭,而摄氏80度的湿热条件下的杀菌时间,更是只需6分钟左右;单单靠直射阳光,布鲁氏杆菌最长也活不过4小时。
        巴氏消毒法和超高温灭菌法足以有效杀灭牛奶中所有的布鲁氏杆菌。只要是合格的牛奶或奶粉,都不可能再有布鲁氏杆菌的身影。
        3、感染方式
        (1)致病机制  病菌自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随淋巴液达淋巴结,被吞噬细胞吞噬。如吞噬细胞未能将菌杀灭,则细菌在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病灶。此阶段有人称为淋巴源性迁徙阶段,相当于潜伏期。细菌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破裂,随之大量细菌进入淋巴液和血循环形成菌血症。
        在血液里细菌又被血流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并随血流带至全身,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形成多发性病灶。当病灶内释放出来的细菌,超过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时,则在细胞外血流中生长、繁殖,临床呈现明显的败血症。在机体各因素的作用下,有些遭破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及菌体其它成份,造成临床上不仅有菌血症、败血症,而且还有毒血症的表现。
        疾病的早期人体的巨噬细胞,T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正常,它们联合作用将细菌清除而痊愈。如果不能将细菌彻底消灭,则细菌、代谢产物及内毒素反复在局部或进入血流刺激机体,致使T淋巴细胞致敏,当致敏淋巴细胞再次受抗原作用时,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如淋巴结通透因子、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活性因子等。
        使机体的各组织器官,网状内皮系统因细菌、细菌代谢产物及内毒素不断进入血流,反复刺激使敏感性增高,发生变态反应性改变。致以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形成肉芽肿、纤维组织增生等慢性病变。近期的研究表明,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在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理中可能都起一定作用。
        内毒素可致病理损伤,若机体免疫功能正常,通过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清除病菌而获痊愈。如果免疫功能不健全。或感染的菌量大、毒力强,则部分细菌逃脱免疫,又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带入各组织器官形成新感染灶,有人称为多发性病灶阶段。经一定时期后,感染灶的细菌生长繁殖再次入血,导致疾病复发。组织病理损伤广泛。临床表现也就多样化。如此反复成为慢性感染。
        (2)传播途径  布鲁氏杆菌一般寄生在牛、羊、狗、猪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体内。病原体是通过感染的动物(人畜共患病),它们的排泄物和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的。布鲁氏杆菌可寄宿在绵羊、山羊、猪、牛和狗等动物身上,人类通常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进食受污染的肉类或奶制品而遭感染,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较罕见。其病征与流行性感冒相似。
        人通常因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者吃了这些动物制成且灭菌不充分的肉类和奶制品等而患病。人传人的情况比较罕见,传播途径也局限在哺乳、性行为、器官移植等几项。这样的传播特点使布病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有明显的地域性——多发于内蒙古、东北和西北。
        布病的泛滥与畜牧业息息相关。一头奶牛如果感染布鲁氏杆菌,没有得到及时的清洁和防疫,布病很快会在牲畜群体里暴发,进而增加人被感染的几率。牧民、从事牧业和乳业一线工作的员工、搞相关研究的实验人员等经常接触牲畜或布鲁氏杆菌本身的人,被感染的可能性较高。
        对于普通人——特别是城里人而言,总体感染风险要低得多,但为了追求所谓的“原生态”而饮用未经灭菌的乳制品甚至生奶,则是给布鲁氏杆菌铺设了一条“进城专用道”。

上一篇:云南确诊1例人感染H5N6流感病例

下一篇:第四波H7N9流感威胁家禽业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