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生猪养殖行业均实施了以强制免疫注射猪瘟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苗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等预防控制措施, 以猪瘟为首的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抑制。近几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猪瘟的发生与流行出现了一些变化,临床表现典型的猪瘟逐渐减少, 非典型的猪瘟有所增加, 而且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 由于当前生猪养殖业主要推广实施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猪群饲养高度集中,跨区域调运移动比较频繁,疫病发生的风险较高,猪瘟发病趋势逐渐非典型化, 病程变长, 容易造成与其他生猪传染病混合感染, 临床诊断时容易忽视非典型猪瘟的存在, 从而导致防控不全面不准确,防控效果不理想,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 非典型猪瘟的发病特征 在临床上散发居多, 偶尔出现小范围发生与蔓延,但传播速度较慢。猪发病年龄没有明显区分, 但仔猪发病居多且危害严重, 尤其是断奶前后的仔猪。非典型猪瘟病情温和, 潜伏期和病程都比较长, 成年猪临床一般无明显症状 表现为隐性带毒散毒,且多数猪还往往存在着多种疫病的混合感染。成年猪死亡率较低,中小猪及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 2 非典型猪瘟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 2.1 繁殖障碍型 常见于生产母猪。 由于母猪生产年限长,难以按程序和需要剂量落实好猪瘟免疫注射工作, 致使其感染猪瘟。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 临床表现有流产、畸形、死产、产出弱仔和外表健康的感染仔猪。 2.2 温和型 发病猪临床症状较轻, 病势相对比较缓和,剖检病理变化不够典型,皮肤上一般也见不着明显的出血点。 病猪逐渐消瘦, 喜饮污水和躺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病情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仔猪发病死亡率较高,成年猪发病死亡率较低,发病 1月后往往可以耐过成为僵猪, 失去生产价值。 3 病理变化 病程较长的病死猪, 剖检常见有坏死性肠炎,主要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的黏膜上形成伪膜性坏死和溃疡,褐黑色,中央低陷,呈纽扣状。 4 诊断要点 结合发病特征、主要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要确诊须要实验室检测。 5 免疫误区 从理论上讲, 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或猪瘟脾淋疫苗均可有效预防控制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但猪瘟发病趋向非典型化,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 5.1 疫苗运输、保管、使用不当 运输和保管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 没有严格遵守冷藏或冷冻的基本要求; 疫苗稀释使用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或虽在规定时间内用完了,但在使用过程中置于了高温环境下;使用了密封不严的疫苗, 这些情况下疫苗的效价降低,免疫效果受到影响。 5.2 已患病或已潜在感染免疫抑制性疫病 实践无数次证明, 在患病或潜在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情况下, 机体对免疫注射的敏感性显著增强, 可抑制疫苗的有效免疫力, 导致免疫效果下降或免疫失败, 同时免疫副反应也显著增强。 5.3 药物影响 药物会影响免疫效果,如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泰乐菌素、支原净、氟苯尼考等。 5.4 饲养管理不善 如通风不良、饲料霉败变质、长期处于应急环境等情况影响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效果低于预期。 6 综合防控 6.1 治疗 用猪白细胞干扰素, 配合抗菌消炎药物对症治疗,强化饲养管理。 6.2 监测 定期对猪群(重点是种猪)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监测,完善以检定免、以监促免制度。 6.3 预防 根据区域或本场猪瘟流行状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 狠抓免疫落实。非猪瘟流行区,仔猪可以在60 日龄左右免疫注射 1 次;在猪瘟流行区,可以选择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吃初乳前开展免疫注射 1 次), 或在 21日龄左右开展首次免疫注射, 在 60~70 日龄开展二次强化免疫注射,必要时免疫剂量加倍, 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6.4 保健 合理保健, 尽量防治免疫抑制病的发生。 6.5 控药 免疫前后数天尽量避免使用影响免疫效果的药物。 6.6 管理 规范饲养管理, 减少应急等因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6.7 消毒 定期清扫、消毒圈舍和周围环境,减轻外界病原微生物对猪群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