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0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第二种情况是,用药时间和用药量的问题。一些慢性病,有大肠杆菌、鼻炎和支原体之类,常常用药时,病就轻一些,不用药时,过一段时间,病又复发,还得用药,有时疾病的反复,会将兽医和鸡场都搞得筋疲力尽,比如鼻炎这个病,怎么用药也控制不好后,最后只能找一些好的疫苗来防疫一下。在此其间,一些鸡场就会嘀咕:这个兽医怎么总让我用药,用了一遍又一遍,而兽医也会抱怨,每次用药,刚用3天,鼻炎刚有减轻,你就让停药,停药没几天,病又上来了,再用药,再用药没4天,你又不用了,越治越难治,最后只能打打苗看看了。这里的情况就是,鸡场看着病好了,鸡的症状下去了,兽医还总想再用药,催着用药,你想挣好多少钱啊,是否不安什么好心啊。而兽医这方面,总会说,这个病缠手,用药要多,时间还要足够长,比一般病要麻烦,刚好应了鸡场的怀疑。双方甚至有时还会拌两句嘴,这些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说,还是兽医与鸡场的交流不足,对鸡病的前因后果给鸡场主的解释不足,所以当个好兽医,不光要自己将病看准,还要及时地与养鸡场沟通,让用户充分了解,只有这样,鸡场才能了解疾病并理解兽医,双方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猜疑。 第三,也是当前最急迫的问题是,随着养殖的转型与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风险和疾控费用也大幅提高,客观上也提高了对兽医的要求,比如降蛋究竟是新城疫引起的还是禽流感引起的,能否确诊,如果不是禽流感,我能否及时地做新城疫苗,如果是禽流感,我需要用那个毒株的疫苗,如果现有疫苗不管事,能否给我做新的疫苗或者给我找到新的疫苗。反过来,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各种费用的提高,对养殖场来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于一些大型养鸡场和一些大型种禽公司来说,是否配备了一些有实际经验的高学历技术人员,是否为这些人员配备了足够的软件与资金,还是仅仅出了个高工资其它软件没有,仅把高学历人员当作炫耀的资本?看看两场H7N9,就把一些拥有博士、硕士的厂家都打爬在地,就是这种情况。只在硬件上投资,而舍不得在软件上下功夫,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也一样,一些思想和观念,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一定要跟着资本的变化转化过来,否则风险太大。你不可想想,一个400万只的鸡场大损失一次,能象一个养300只鸡的小户那样,轻易再养300只那样,轻易地再养400万只鸡,就是有那个钱,一下子需要400万只鸡苗,也 没有那么大的孵化厂短时间内能供得上雏。 养殖业的主体是谁?当然是鸡场自己,自己的疾控问题,比如禽流感的防控,只靠别人或某些机构,行吗?这二十年的经验早告诉我们,要本不行。但是,鸡场为此进行了大的投入了吗?显然也没有。以这种状态能应对目前的疾病流行形势吗?显然不行。闹H7N9时,一统计损失800亿或1200亿,自己如果能从中拿出一小部分钱,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企业拿出来了吗?没有。这个行业自己又出了什么招儿呢?一是给禽流感改名,不要再叫禽流感了。二是新闻不要报道了,给某些单位一样,瞒报不报吧。三是为什么消费死人,我们养鸡的不死。这种应对措施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一是不叫禽流感就能解决人们的疑虑了吗?根本不能。二、瞒报不报这种事能放到桌子而上吗?一旦曝光,不信任会更加加剧。三、谁说养鸡的不死,甚至兽医都死人(见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通报)。 所以这些不正确的应对必然不能产生正确的效果。从自身做起,及时地了解与防控疾病的风险,及时地与市场和消费者沟通,充分担负起市场主体的主体责任,充分投入软硬件建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小型的养鸡场也应该从大型企业该做的工作中吸取一定的有益经验和教训,转变观念,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减少一些很不必要的损失,争取了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很好地生存下去,就是对自己的贡献,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
上一篇:大公猪阉割经验
下一篇:猪泪斑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