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杨汉春:最新猪蓝耳病解读

时间:2014-12-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1、为什么蓝耳病难以控制?
  蓝耳病难以控制主要和病毒的特性有关系。
  (1)变异快。
  (2)持续感染和垂直传播。
  (3)蓝耳病病毒可以导致免疫抑制,造成机体的抵抗力下降。
  (4)抗体依赖增强现象(ADE),即低水平的蓝耳病抗体不仅不能保护猪只,反而促进发病。
  (5)蓝耳病的中和抗体产生延迟。蓝耳病病毒的“聪明之处”是不诱导产生很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来消灭自己。
  (6)诱导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
    2、蓝耳病毒的毒株多样化严重
  在猪场常常可以同时分离到多个蓝耳病毒的毒株,给疾病的控制带来很大的麻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1)猪场从不同来源引种;
  (2)高频率注射蓝耳病减毒活疫苗。蓝耳病不同毒株之间的重组是引起蓝耳病病毒变异的分子机制。
    3、现在蓝耳病控制中存在的误区
  (1)不重视生物安全;
  (2)过分依赖疫苗;
  (3)缺乏蓝耳病感染状态的监测和评估。
    4、蓝耳病疫苗使用中的误区
  OIE(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对蓝耳病减毒活疫苗的评价:“疫苗免疫不能阻止蓝耳病感染,但可以降低野毒的传播和临床发病。此外,减毒活疫苗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并通过精液(公猪)和口腔分泌物传播给阴性猪。”
  目前中国有多家疫苗厂提供多个毒株的蓝耳病减毒活疫苗,猪场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存在一些乱象和误区,具体表现为:
  (1)盲目、过度、长时间使用活疫苗;
  (2)蓝耳病疫苗的强制免疫、普遍免疫、高频度免疫;
  (3)同一个猪场使用两种不同毒株的活疫苗;
  (4)随意更换不同毒株的活疫苗。
  由于活疫苗的过度使用,导致蓝耳病的临床复杂性加剧,难以区分猪群发病是由于野毒感染所致,还是疫苗免疫所致。现在,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减毒活疫苗使用后的问题已经突显,许多猪场的蓝耳病已有“疫苗毒”所致,而非野毒感染。很多临床案例表明,滥用疫苗对猪场有害无益,而停用蓝耳病活疫苗后,猪群健康也随之得以改善。
    5、造成猪场蓝耳病不稳定的因素。
  (1)猪场存在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
  (2)猪场有多个毒株共存;
  (3)从场外引入新毒株,或场内出现新的毒株;
  (4)疫苗滥用。
    6、蓝耳病防制对策
  应以防控高致病性蓝耳病为重点,采取综合性的控制策略。
  (1)生物安全。
  (2)免疫管理。即考虑蓝耳病疫苗的使用策略:
  a、是否应该使用,或必须使用?
  b、使用何种疫苗?
  c、如何免疫?
  d、使用多长时间?
  (3)继发感染的药物控制。
  (4)蓝耳病感染状态的监测。
  a、蓝耳病阴性猪场;
  b、蓝耳病阳性稳定场;
  c、蓝耳病阳性不稳定场;   
  d、蓝耳病疫情发生猪场。

上一篇: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的主要特点及控制对策

下一篇:山羊布病防制技术探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