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中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在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至4月9日,这一新亚型病毒已感染中国华东四省市的24人,其中死亡7例。 事实上,自1997年香港发生世界首次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后,全球所有的医学权威都忧心忡忡地表示,人类下一个大流行病的病源,将是H5N1病毒。然而,还没等到这一预言成真,它的表兄弟H7N9就提前成为人类新的忧虑。 “72变” H1N1、H3N2、H9N2……虽然只是几个字母与数字的不同组合,其内涵却有天壤之别——感染的物种不一样,引发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但它们都属于A型流感这个庞大的家族。 A型流感通过其两种表面蛋白来划分类型。其中,血凝素(H)的作用是让病毒能够结合宿主细胞,共有16个亚型,神经氨酸苷酶(N)的作用是让已经自我复制的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去,有9个亚型。 几乎所有亚型的A型流感病毒都可以感染鸟类,但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与不致病三种情况,能感染人并致病的主要是H1、H3亚型。 然而,一种禽流感病毒在1997年首次实现了跨物种传播,造成18人感染、6人死亡。经检测排查,科学家发现它的名字叫H5N1。 从那之后,从禽向人的“跨界”的禽流感开始增多,H5N1之后,分别有H9N2、H7N7、H5N2亚型,但它们引发的人类疾病都不是很严重,直至此次最新发现的H7N9。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人流感都与禽流感有关,禽流感病毒就是人流感病毒的天然存储库”,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赵德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最著名的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在全球造成了约20亿人感染,4000万人死亡。根据后来的科学研究,导致这次世界性传染病的HIN1亚型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过,它究竟是“禽—人”直接的跨物种传播,还是经过“禽—猪—人”的种间适应,至今仍无法定论。 流感病毒,包括禽流感病毒在内,最大的特点是极易变异。赵德明举例说,即使同是H5N1禽流感,今年流行的病毒基因,与去年的也已经不同。因此,人类虽已研发出人流感疫苗,但由于病毒基因较快的变异速度,使得疫苗也需常常更新。换句话说,如果它们不是这么的善变,可能早就像天花一样被人类消灭了。 禽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有两种方式:在鸟与猪等动物混合感染的情况下,不同毒株间的基因节段能够发生“重配”;同时,病毒在其进化过程中受选择压力的影响,其H和N蛋白也会发生突变。这些变异的病毒,在特定条件下就会跨越物种障碍,引起人类的大流感。 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在GISAID(禽流感共享数据)中发布的H7N9基因分析结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刘文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相比过去在鸟类身上发现的同类病毒,此次发现的H7N9病毒基因已发生了变异。与它的H7蛋白同源性最近的,是过去在中国发现过的H7N3,而N9蛋白,似乎来自于在韩国野鸭体内发现的H11N9,其他的基因片段则全部来自于H9N2。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由此前已知的三种病毒基因“重组”的变异病毒,而这一过程,往往发生在不同毒株在同一时间感染同一个宿主时。 这个宿主可能是谁?目前尚无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