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猪病常见临床症状与鉴别诊断

时间:2013-10-1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四)神经症状疾病的病因和鉴别诊断
    1.症状概述 神经系统是高等动物体内最重要的调节系统,不仅参与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而且还影响着各种病理过程。神经系统本身的病变与其他组织器官的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各种致病原若损伤其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均能引起其功能障碍,使疾病发生神经症状。神经症状在临诊上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有专门的名词叙述。现介绍几种猪病中常见的神经症状名词。
    (1)痉挛 骨骼肌或平滑肌出现不随意的收缩。若持续时间较短,肌肉的收缩与迟缓交替重复进行,并有一定的间歇时间,称为阵挛性痉挛。如果肌肉持续的收缩,较长时间无弛缓间歇,称为强直性痉挛,又叫角弓反张。
    (2)惊厥 剧烈的阵挛性痉挛,导致全身搐搦,病猪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伴有一时性的直觉丧失。见于各种急性脑炎的末期。局部或全身骨骼肌的连续而不太强的阵挛性收缩,肉眼可见肌肉抖动,称为震颤。
    (3)瘫痪 也称麻痹。由于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功能障碍,患部丧失对疼痛的应答,肌肉紧张性以及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猪常发生两前肢或后肢瘫痪,属于中枢性瘫痪。
    (4)昏迷 是神经组织代谢障碍的结果,多是由中枢神经细胞缺氧或缺乏其他必要的营养物质而造成的。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
    ①冷漠迟钝 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离群呆立,低头耷耳,眼半闭或全闭,行动迟缓无力,但对外界刺激商能做出有意识的反应。
    ②嗜眠 中枢神经中度抑制,病猪倚墙或躺卧,闭眼沉睡,要给予较强的刺激是才有反应,但很快又陷入沉睡状态。
    ③昏迷 为中枢神经高度抑制现象。病猪完全丧失意识,卧地不起,肌肉松弛,反射消失,甚至粪尿排泄失禁,但仍保留植物性神经活动,以控制心跳和呼吸,并维持体温。重度昏迷,预后不良。见于仔猪低血糖症、自体中毒等疾病。
    (5)强制性运动 肌肉活动不受意识支配而呈现重复相同形式的运动。例如,转圈运动,按比较固定的直径(大圆圈)或以一肢为中心(小圆圈)不停的转圈,有的顺时针转,有的反时针转。此外,还有表现盲目游走、打滚,或猛进猛退等症状。
    (6)共济失调 肌肉收缩力正常,但丧失协调功能,病猪不能保持体位平衡和运步协调。可分为静止性共济失调,也称体位平衡失调,表现不能正常站立,头或躯体摇晃不稳,或偏向一侧,四肢软弱,关节屈曲,常易跌倒,可能是小脑受损害;运动性共济失调,表现为运动强度、步幅和方向异常,步态不协调,举腿过高,跨步过大,运步笨拙,踉跄而方向不正,身体不能维持平衡而跌倒。可见于大脑、小脑或前庭的损伤。
    2.病理要点
    (1)脑血管的变化 脑膜和脑组织内分布有丰富的血管,血管周围有液体间隙,物质代谢和气体交换就在这些液体中进行。正常情况下,血管周围也出现炎性细胞和液体。脑炎时,血管周围出现细胞反应,这种反应细胞包围血管,状似袖套,故称“袖套现象”。组成“袖套”现象的细胞在病毒感染时主要为淋巴细胞;在细菌感染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食盐中毒时,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
    (2)化脓性脑炎 以在脑组织中形成微细脓肿为特征。其中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陈旧的脓肿灶周围由神经胶质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包囊。见于链球菌、李氏杆菌等细菌的感染。
    (3)非化脓性脑炎 主要病变在脑脊髓实质。其特征是在脑组织血管周围间隙内有数量不等的炎性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构成袖套现象。因脊髓同时受害,故又称脑脊髓炎。见于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等疾病。
    (4)脑软化 猪脑软化的病因很复杂,如细菌或病毒的感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及某些物质中毒,都可引起脑软化。脑软化的病变位于小脑、纹状体、大脑和延髓。脑软化症状出现1~2天,坏死区即出现绿黄色不透明外观,纹状体坏死,组织常显苍白、肿胀和湿润。
    3.防治原则
    第一,通过垂直感染引起新生仔猪发生神经症状的疾病,主要有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仔猪先天性肌阵痉等。对于这类疾病的防制,应着重搞好种用公猪和母猪的防疫、检疫工作,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种猪在配种前完成以上疾病的疫苗接种工作,定期进行血清学的检疫,检出的阳性猪不能留做种用。
    第二,仔猪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功能也不够完善,对某些疾病较成年猪易感染,如李氏杆菌病、链球菌病(败血型)、伪狂犬病、脑脊髓炎等。这些疾病的病原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部病变,使仔猪表现出神经症状。为此,要对仔猪细心观察,发现疾病早期隔离和治疗;对于可疑猪可使用药物或血清做紧急预防。

上一篇:饥饿疗法对温和性禽流感的治疗

下一篇:猪高热病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