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7-12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滥用抗生素形势严峻 抗生素被认为是20世纪医药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由于抗生素的广泛推广和使用,鼠疫、结核、痢疾等多种在历史上的传染病得以控制。二战期间,仅青霉素就使成千上万受死亡威胁的士兵得以幸存。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据估计,我国每年生产的抗生素原料大约为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据2006年~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据1995年~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养殖业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据媒体报道,我国抗生素一半用于临床,一半用于畜牧养殖业。专家推算中国每年生产的大约21万吨抗生素原料中,有9.7万吨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饲料中低浓度的抗生素不但可以预防动物疾病还可以促进畜禽生长以来,各种抗生素就广泛添加于饲料中。为了控制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许多抗生素只能在特定的动物阶段使用,有一定时间的休药期。比如严禁将喹乙醇用于禽和35公斤以上的猪饲料中;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丙酯类等药物在动物产品上市前都要求有一个星期以上的休药期;土霉素和呋喃唑酮类要求在出栏前五天停药。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本来的功能是通过杀灭或者抑制进入机体的病原菌来治疗疾病,它不是动物所必需的营养素,没有必要在日常饲料中添加,更不应该在饲料中大剂量添加,从而造成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危害。 抗药性2010年8月初以来,印度、巴基斯坦、加拿大、比利时、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先后报道出现了超级细菌(NDM-1)感染者,全球至少170人被感染,并造成多起病人死亡事故。超级细菌(NDM-1)最早在一位印度裔瑞典尿路感染患者中发现,其携带一种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在印度、欧美、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发现了这种超级细菌。 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越来越普遍。以肺炎链球菌为例,目前耐药状况非常严重。对青霉素不敏感20%以上,对大环内酯不敏感高达75.4%,对头孢克洛的不敏感达近30%。大量耐药菌的出现对医疗及社会造成的危害巨大。可能会造成抗感染治疗的失败,住院时间的延长,甚至患者的死亡。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人,而这一数字到了本世纪初上升到2000万人。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于超级病菌带来的用药困难。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很短的时间。显然,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抗生素残留随意添加或超量添加饲用抗生素,会使肉、蛋和奶等农畜产品中蓄积抗生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使人们天天间接接触抗生素,导致人体患病时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消失。 破坏肠道微生物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有些是有害的,但许多是有益的,它们甚至是合成某些维生素所必需的,但是抗生素会不具选择性的一起抑制或杀灭各种微生物。因此,滥用抗生素也会破坏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和动物的生长性能。 免疫抑制磺胺类药物在动物幼体期使用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引起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情况发生。氯霉素作用于胸腺,可使其皮质、髓质界限失常,作用于脾脏,可使其滤泡消失、白髓结构松散,作用于盲肠扁桃体,可使其淋巴组织减少,还可损伤肝组织和肾组织,破坏骨髓造血功能,全面破坏免疫应答,使动物抵抗力、免疫力严重下降。研究还证明,链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菌素B都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 毒副作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杆菌肽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环丙沙星可有轻度的胃肠道副作用。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 另外,抗生素还有致基因突变、引发畸形和诱发癌症等毒副作用。据媒体报道,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人,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 (未完待续) |
上一篇:饲料配方中各种添加物的控制
下一篇:饲料高温期贮存及霉变处理措施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