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动态 > 规范标准 > 文章

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

时间:2012-12-2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简称MD),是由疱疹病毒科α亚群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以危害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为特征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马立克氏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禽类饲养、经营和禽类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或血清学诊断。
    2.1 流行病学
    鸡是主要的自然宿主。鹌鹑、火鸡、雉鸡、乌鸡等也可发生自然感染。2周龄以内的雏鸡最易感。6周龄以上的鸡可出现临床症状,12~24周龄最为严重。
    病鸡和带毒鸡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羽毛囊上皮细胞中成熟型病毒可随着羽毛和脱落皮屑散毒。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在室温下传染性可保持4~8个月。
    2.2 临床症状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4个月。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4个型,即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
    神经型:最早症状为运动障碍。常见腿和翅膀完全或不完全麻痹,表现为“劈叉”式、翅膀下垂;嗉囊因麻痹而扩大。
    内脏型:常表现极度沉郁,有时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有的病鸡表现厌食、消瘦和昏迷,最后衰竭而死。
    眼 型:视力减退或消失。虹膜失去正常色素,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瞳孔边缘不整,严重阶段瞳孔只剩下一个针尖大小的孔。
    皮肤型:全身皮肤毛囊肿大,以大腿外侧、翅膀、腹部尤为明显。
    本病的病程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因感染的毒株、易感鸡品种(系)和日龄不同,死亡率表现为2%~70%。 
    2.3 病理剖检变化
    神经型:常在翅神经丛、坐骨神经丛、坐骨神经、腰荐神经和颈部迷走神经等处发生病变,病变神经可比正常神经粗2~3倍,横纹消失,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有时可见神经淋巴瘤。
    内脏型:在肝、脾、胰、睾丸、卵巢、肾、肺、腺胃和心脏等脏器出现广泛的结节性或弥漫性肿瘤。
眼 型:虹膜失去正常色素,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瞳孔边缘不整,严重阶段瞳孔只剩下一个针尖大小的孔。 
    皮肤型:常见毛囊肿大,大小不等,融合在一起,形成淡白色结节,在拔除羽毛后尸体尤为明显。
    2.4 实验室诊断
    2.4.1 病原分离鉴定(见附件1)
    2.4.2 病理组织学诊断
    主要以淋巴母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及巨嗜细胞的增生浸润为主,同时可见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和雪旺氏细胞增生。
    2.4.3 免疫学诊断
    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见GB/T 18643)。
    2.5 鉴别诊断
    内脏型马立克氏病的病理变化易与禽白血病(LL)和网状内皮增生症(RE)相混淆,一般需要通过流行病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鉴别诊断。
    2.5.1 与禽白血病(LL)的鉴别诊断
    2.5.1.1 流行病学比较
    禽白血病(LL)一般发生于16周龄以上的鸡,并多发生于24~40周龄之间;且发病率较低,一般不超过5%。MD的死亡高峰一般发生在10~20周龄之间,发病率较高。
    2.5.1.2 病理组织学变化
    禽白血病(LL)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小一致的淋巴母细胞增生浸润。MD肿瘤细胞主要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淋巴细胞。
    2.5.2 与网状内皮增生症(RE)的鉴别诊断
    网状内皮增生症(RE)在不同鸡群感染率差异较大,一般发病率较低。其病理组织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多以未分化的大型细胞为主,肿瘤细胞细胞质较多、核淡染。有些病例也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淋巴细胞。
    现场常见MDV和REV共感染形成的混合型肿瘤,需做病原分离鉴定。

上一篇: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

下一篇:肉鸡雪灾冰灾的应急技术方案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