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7-3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兽医导刊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五、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和鸡场卫生,从而抑制球虫卵囊孢子化;定期清除粪便、垫料,并定点堆放发酵,利用生物热以杀灭虫卵;定期对地面用3%~5%的烧碱或20%的生石灰乳进行处理。 2.药物防治。使用药物进行有效的控制是球虫病控制的主要措施。常用的药物有马杜拉霉素、盐霉素、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恶啉钠、磺胺六甲氧嘧啶等。在治疗球虫病时要按照不同药物的特点确保剂量和疗程充足,疗程至少是3 d、也有3~5 d、7 d不等,抗球虫药物很多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一定不要重复用药和超剂量用药。球虫的生长发育需要维生素,所以在治疗球虫病时要尽量减少维生素的用量。但是,并不是所有维生素都要减少用量。有研究报道维生素E能使盲肠球虫繁殖率降低51%,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0单位维生素E可降低盲肠球虫的发病率并能明显提高增重效果;另外,为了防止肠道出血和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可适当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A、D的使用量,对促进球虫暴发后的康复大有裨益。 六、防治体会 1.加强饲养管理是前提。在潮湿多雨、气温较高的季节是卵囊孢子化的理想条件,非常容易暴发球虫病。此时就需要加强通风,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鸡舍内干燥。尽量避免应激,提高机体的抵抗球虫的能力。 2.保持健康的肠道是基础。球虫主要感染途径及产生破坏的就是肠道,肠道功能好坏对控制鸡球虫病至关重要。而健康的肠道的建立主要在于有益菌群、肠道上皮是否完整等,这就要求在球虫病高发、多发季节,要增加改善肠道有益菌群药物如益生素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肠炎的发生,从而减少球虫病发生的几率。 3.维生素的恰当使用可促进球虫病康复。球虫的生长发育需要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所以在治疗球虫病时要尽量减少维生素的使用,由于麸皮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及促进球虫病发生的物质,在球虫病暴发时,要限制日粮中的麸皮含量,但为了防止肠道出血和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可适当增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A、D添加量。 4.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是防治球虫病的关键。结合以往的养殖经验,在球虫病多发的日龄的前2~3 d进行预防性投药,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投药时要采用阶段性用药。肉鸡球虫的第一次防治应选择在8~12 d,此时投药应选择对球虫自身免疫力建立没有影响的药物,如中药青蒿、常山酮等,也可使用地克珠利,连续使用4 d;第二次的防治应选择在17~20 d,首选药物是癸氧喹酯,因其抗球虫指数高,目前因尚无耐药性而倍受青睐;第三次防治在25 d以后,选择磺胺类药物或者尼卡巴嗪,并结合预防肠炎药物如硫酸新霉素、硫酸安普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同时使用,做好肠毒综合症的早期防控工作。 在治疗时一般选择以下三种用药方法:(1)连续使用药物,用足疗程,针对球虫的生活史,可连续一周采用治疗量,再连续一周使用预防量(原来的基础上减半使用);(2)间断性交叉用药,选用一种抗球虫药物防治3~5 d,间隔3~5 d以后再选用另一种抗球虫药物进行巩固疗效;(3)连续交叉用药,中间换药不停药的投药方法。 明确所选药物的分类、作用机理和配伍禁忌;明确鸡在哪个生长阶段容易被哪种球虫所感染,如盲肠球虫30日龄之前发生较多,要早期重点预防,而小肠球虫一般后期发生较多,并多伴发肠毒综合症,所以后期在重点防治小肠球虫的同时不要忽略使用预防肠毒综合症的药物。 综上所述,虽然球虫病发生广泛,不可能彻底消除,但如果能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健康的肠道,维护肠道上皮的完整性,增强机体对球虫的抵抗力,在使用抗球虫病的药物时,注意选择药物和投药方法措施得当,就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球虫病,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增加养殖效益。 本文作者:董志刚 |
下一篇:猪的五种热性病的鉴别诊断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