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有七个没有交叉保护的血清型,并且病毒容易变异,因此该病的防疫一直是养殖企业的难题。近两年的国际OIE数据显示,A型血清型感染率呈迅速上升趋势,2011年全球A型感染率是2010年的3倍,而O型则趋缓。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口蹄疫病毒研究专家赵启祖认为,上述情况与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有一定关系。 据悉,口蹄疫病毒主要有七个血清型:O型、A型、C型、SAT1型、SAT2型、SAT3型和亚洲Ⅰ型,而在中国主要是A、O、亚洲Ⅰ型。据赵启祖介绍,口蹄疫病毒除有这7种血清型外,每个血清型还有不同的亚型,到目前为止,已知的口蹄疫病毒有65个以上的亚型,“这也是口蹄疫疾病的防控难点,容易变异,并且变异不定向性。” 赵启祖在研究中发现,口蹄疫病毒的流行毒株有明显区域性。根据国际OIE的最新数据,这两年流行的血清型有所变化:A型流行渐广,从2010年仅8.3%上升到2011年的25%;而O型的流行则呈现递减趋势,2010至2012年(截止至6月份)分别为80%、60%、43%。 除众多血清型外,新疆天康制药事业部技术总监周绪斌认为口蹄疫防控的另一个难点就是,还需考虑病毒变异。“有可能疫苗的研发速度会滞后于病毒的变异。”周绪斌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口蹄疫病毒为RNA病毒,其基因组以“准种”形式存在,即存在一群优势基因序列变异的种群,这种异质基因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很容易发生适应性变异。如果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中由于核酸序列的突变,最终导致病毒抗原位点内氨基酸改变,引起病毒抗原变异,使得新生变异株不能被亲本病毒的免疫应答清除,而其自身又能在免疫薄弱的宿主细胞中生存。此外,病毒复制引起细胞表面标志的丢失,逃避免疫监视系统的监控,巨噬细胞可能充当病毒持续感染的“传输者”和“储存器”。 “因此,对口蹄疫的防控,疫苗毒株的匹配非常重要。”周绪斌说,新疆天康因考虑到口蹄疫病毒变异性,特推出流行较广的两种毒株的双组份疫苗:新型双价(缅甸98株与新猪毒)高效口蹄疫疫苗。 虽然口蹄疫免疫可以减低发病次数,逐渐减少环境中病毒,但不会根除疫病。“群体免疫率达到85%,能提供群体保护。”赵启祖认为疫苗无法保证动物不发生口蹄疫,只能降低发生疾病的概率,疫情还与日常生物安全管理与周边疫情情况有关。 全球对于口蹄疫病毒研究也有严格限制,研究机构需要生物安全3级以上实验室。据悉全球的口蹄疫参考实验室与研究机构有,英国Pirbright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1924建立)、美国Plum Island动物疫病中心(1954)、德国的Insel Reim FMD研究所(1909)、丹麦lindholm FMD研究所(1925)、泛美FMD中心巴西(1951)、亚洲泰国的Pakchong亚太口蹄疫中心,中国的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防控组织主要有FAO、OIE、IEAE、EUFMD、PANAFTOSA、ASEN等等。 ■链接 2012年上半年全球口蹄疫病例—— 2012年6月,东哈萨克州;13头牛死于口蹄疫; 2012年5月,吉尔吉斯楚河州、塔拉斯州等地发现新型口蹄疫疫情,现已出现牲畜感染成批死亡现象,并已引起疫区居民恐慌,未知血清型; 2012年3月,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和江布尔州发现口蹄疫,有800头大牲畜被销毁; 2012年3月,埃及因SAT2型口蹄疫病毒造成2.5万头牲畜感染,2000多头死亡。 2012年3月,俄罗斯1518只牛疑似感染了O型口蹄疫,已确诊了117例; 2012年2月,台湾金门出现O型口蹄疫疫情,扑杀530头猪; 2012年1月,利比亚北部的13个地区51头牛和1000头羊死亡。此次口蹄疫是O型和A型。 2012年3月,利比亚班加西省(Banghazi)11头牲畜发病(SAT 2型),死亡5头; 2012年2月,禽流感和口蹄疫目前在江苏,四川,东北三省,内蒙古大面积的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