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羊脑包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2-04-1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养殖与饲料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绵羊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 终末宿主为犬、狼、豺、狐等食肉动物, 中间宿主以及绵羊、牛、山羊、骆驼甚至可以感染人类。由于多头蚴寄生在中间宿主的脑部, 故此可引起动物的多种神经症状) 转圈,又俗称为"转头病、回旋病"。
    脑包虫是多头绦虫的幼虫, 而成虫多头绦虫寄生在狼、犬、狐等动物的小肠内, 待虫卵发育成熟随粪便排出体外, 其结果是污染草场、水源及饲料。3~ 4月龄的羔羊由于误食了含有虫卵的饲草、水源后, 经过一系列的发育成为六钩蚴, 循环移行到脑部而长期寄生, 最后发育形成豌豆大甚至鸡蛋大的包囊。如不及时治疗将造成病羊因急性脑膜炎死亡。 不死者则转为慢性型。若不妥善处理病死羊只, 致使病死畜的尸体, 特别是死畜的头部被犬、狼、狐食入后, 多头蚴又进入终末宿主的小肠内发育成成虫, 继续排卵传播, 造成循环式的感染。
    1 发病情况
    两年来, 经青海省门源县畜牧兽医站收治病羊的统计, 2009 年青海省门源县畜牧兽医站收治病羊380 只, 其中脑包虫病病羊8 只, 感染率为: 2. 11% ;2010 年收治病羊240 只, 其中脑包虫病病羊2 只, 感染率为0. 83%; 从收治的情况看, 两年来青海省门源县畜牧兽医站共收治病羊620 只, 其中脑包虫病病羊10 只, 两年来的平均感染率为1. 61%( 详见表1) 。

表1 2009~ 2010 年青海省门源县畜牧兽医站收治羊脑包虫感染情况

 时间/ 年 门诊收治羊数/ 只 脑包虫感染数/ 只感染率/ % 
 2009    380 8 2 11
 2010 240 2 0 83
 合计 620 101  61

    2 发病原因
    本病主要因犬食入含有多头蚴虫羊头, 便终身带虫, 多头蚴的孕卵节片脱落后, 随粪排出体外, 并从孕卵节片内释放出大量的虫卵, 污染牧场、饲草和饮水, 绵羊吞食被污染的饲草或饮水被感染。
    3 临床症状
    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症状和后期症状。
    (1) 前期症状。羊群误食了含有虫卵的草料后引起脑炎症状。随个体的不同, 动物机体表现出体温升高, 呼吸、脉搏加速, 强烈的兴奋或沉郁, 有前冲、后退、躺卧等神经症状。但此期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因此, 往往由于观察不仔细或疏忽, 而延误了最佳诊断治疗时机, 造成后期症状。
    (2) 后期症状。羊群被感染后经过7~ 8 个月时, 六钩蚴在脑部已发育为多头蚴而形成包囊, 由于包囊压迫到脑的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 致使病羊出现明显的特征性症状。如: 头向后仰、前奔、后退、转圈运动、倒地不起、后肢麻痹等症状。病羊随之而逐渐消瘦、衰弱, 食欲减退甚至没有食欲, 最后导致死亡。
    (3) 剖检变化。经过对6 只死亡羊只进行剖检, 发现多数包囊寄生在大脑左右侧顶叶或枕叶区表层上方各占40%, 也有的包囊寄生在小脑部位, 包囊大小不一, 呈圆球形或椭圆形, 囊液无色透明, 有些转为粘稠, 数量10~ 15 个不等。囊中有许多白色小米大小的头节, 相互靠近散布囊的内膜上, 几十个甚至达到数百个, 包囊外膜半透明、较簿, 脑组织被压迫而萎缩。

上一篇:当前家禽疫病现状

下一篇:当前我国主要禽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