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剖析肉鸡腺胃炎

时间:2012-03-23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总体情况:
  近年来,在山东、辽宁、吉林等白羽肉鸡养殖密集地,一种以采食量降低、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的疾病大面积流行,剖检病变为腺胃肿胀、溃疡;肌胃角质层糜烂;脾脏、胸腺、法氏囊萎缩为临床特征。该病发病早,易反复,前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因内脏多个器官衰竭而死亡;耐过鸡呈现严重的生长不良,出现大量“僵鸡”,鸡群采食量低下,大小不均,拉饲料便等,给肉鸡养殖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为病情复杂,致病原因很多,根据临床解剖病变,我们将其称之为“肉仔鸡传染性腺、肌胃炎”。
  感染病原:
  根据大量资料及案例分析认为:本病的病原为“病毒+真菌”,按照混感病因及对症治疗时,治愈率可在85%以上。
  病毒感染据农业部青岛动检所杜元钊、吴延功等同志研究,在肉仔鸡腺胃、肌胃炎的病例中分离到的病毒主要是鸡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腺病毒。但是通过病毒回归实验,只有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复制出了与临床症状完全相同的疾病。IBV水平传播能力强而肉仔鸡腺胃、肌胃炎水平传播能力差,分离的IBV可能来源于疫苗。因此,我们认为“鸡传染性腺胃炎”主要病原是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但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在该病的发病中起到了协同作用。
  真菌感染主要是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镰刀霉菌繁殖及产生的毒素;白色念珠菌感染,霉菌毒素;镰刀霉菌产生的T2毒素是一种腐蚀性刺激物,它可造成腺胃、肌胃黏膜和羽毛上皮的坏死;桔霉素基本上是一种肾毒素,它能使肌胃出现裂痕;卵孢毒素、圆弧酸也能使腺胃、肌胃相连接的峡部环状面变大、坏死,黏膜覆盖假膜性渗出物,肌胃黏膜坏死。白色念珠菌是禽类上消化道的一种真菌感染,其特征是上消化道黏膜出现白色假膜和溃疡,严重者,腺胃黏膜和肌胃内有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解剖病变:
  胃肠道腺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受损,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就会减少。胃酸分泌少使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菌群失调。因为,体内的常在菌(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等)在pH7~8时最容易异常繁殖。胃酸是肉鸡消化道内最主要的一个“病原杀手”,胃酸减少,极易造成体内菌群失调,此时也极易感染外源菌。所以,腺胃受损的鸡可以表现为消化不良、过料,对其他疾病易感而混感。肌胃病变后食物消化不良,影响营养物质在肠道的吸收,因此,鸡群会表现为吸收障碍。临床表现为打蔫,白爪,脸发白,精神不好,生长缓慢。
  脾脏、胸腺、法氏囊三者均为鸡的免疫器官,同时脾脏也参与造血。因此,患腺胃炎的鸡极易发生其他病毒性疾病,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造成免疫失败,对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易感,这也是发病后期病鸡表现为“三炎”的原因。
    目前,腺胃炎的发生有两个明显的高发阶段,一是新城疫首免后8日龄~9日龄,出现典型的细条状粪便,大群采食较少,生长不均;二是换二号料后,鸡群高度厌食,刨出颗粒较大的饲料,并异常兴奋。由于病程较长,很容易继发细菌性疾病,导致死亡率更高。如果没有继发病,经过1疗程~2疗程的调理后采食量能够恢复,鸡群能基本恢复正常,但鸡群仍然发育迟缓,不能达到正常体重。
  解决方案:
  1.抗病毒。可以使用调整免疫抑制病的中药提取植物多糖(七味抗毒饮、清开灵)、核糖核酸等,常规抗病毒西药对本病效果一般。
  2.抗真菌、厌氧菌。料中拌入制霉菌素消灭霉菌;百安明吸附毒素;甲硝唑等杀灭厌氧菌感染。
  3.保护胃肠道。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在胃黏膜面形成保护膜;胃肠黏膜修复剂,缓解症状加速愈合,补充营养(纳米维生素——维多利)。
  4.帮助消化(温胃散寒),在发病初期,腺胃没有糜烂,肌胃没有溃疡时,不建议使用含有西米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可以使用消食健胃散、柠檬酸、乳酶生等帮助消化。当发现采食下降严重,腺胃溃疡,肌胃糜烂时,则必须使用。
  5.投服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且防止反复,用足疗程5天以上。

上一篇:近期家禽疫病难控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犬猫临床手术病例分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