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12-23 点击: 次 来源:心飞翔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es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es,DHV)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肿胀、出血,胆囊充盈,胆汁颜色变淡等病理变化。鸭肝炎呈世界分布,其病原具有三个抗原性互不相关的血清型(血清Ⅰ型、Ⅱ型、Ⅲ型)。我国自1958年在上海发现本病至1996年前后,各地暴发与流行的鸭肝炎病原均属于标准DHV-I型,其疫情可以被标准DHV-I型疫苗及抗体良好控制。1996年福建林世棠报道在福州地区发现不能被标准DHV-I型疫苗保护的鸭肝炎,1997年3月广东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大面积暴发典型DVH,在使用传统标准DHV-I型弱毒疫苗及其蛋黄抗体防制时,控制结果出现多样性。部分疫情可以用标准DHV-I型高免蛋黄抗体控制,免疫保护率达95%以上;部分疫情用标准DHV-I型高免蛋黄抗体控制不力,往往需要重复注射抗体1~2次,免疫保护率在75%左右;部分疫情用标准DHV-I型高免蛋黄抗体控制的效果很差,发病死亡率在80%~90%,但使用本地分离强毒制备的高免蛋黄抗体或高免血清则可控制。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正在大面积流行DHV-I型鸭肝炎,其部分毒株的毒力有所增强,其抗原性发生了变异,使得所流行的DVH发病日龄、发病死亡率均有增大倾向,采用DHV-I标准毒株的弱毒疫苗或相应高免蛋黄抗体的防制效果出现多样化,甚至常发生免疫失败。因此,建立有效准确的诊断方法和防制对策对本病的预防有重大意义。 1 诊断 1.1 临床诊断 本病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鸭,3~10日龄的雏鸭为高易感群体。潜伏期很短,为1~4天,雏鸭突然发病,开始时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不能随群走动,眼睛半闭,嗜睡。出现这些症状1~3h后表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双腿作痉挛性运动,呈角弓反张姿态,俗称"背脖病"。通常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十几分钟即死亡。有些发病急的病雏鸭往往突然倒毙,常看不到任何症状。 1.2 病理变化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肝脏。肝肿大,质脆,色暗或发黄,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多数病鸭的肾脏发生出血和肿胀,胆囊肿胀。组织学变化的特征是肝细胞变性和坏死,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 1.3 病毒分离 Ⅰ型鸭肝炎病毒分离可无菌采取雏鸭肝脏制成悬液,加氯仿,离心取上清液,经尿囊腔接种8~10日龄鸡胚或10~14日龄鸭胚,观察胚体的病变和死亡情况,收集尿囊液。用病料或收获的尿囊液经肌肉接种易感雏鸭,经24~48h死亡,若具有DVH的典型特征和症状,并且也能从死亡雏鸭中分离到病毒,即可证实此病。也可用直接荧光抗体技术在自然病例或接种鸭胚的肝脏上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Ⅱ型鸭肝炎病毒分离较困难,需要在鸡胚尿囊腔内连续传代。敏感雏鸭对Ⅱ型DVH攻击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Ⅱ型鸭肝炎病毒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用电镜观察肝匀浆,检出星状病毒。 Ⅲ型鸭肝炎的检测方法是对10日龄的鸭胚经绒毛尿囊膜接种病料,观察接种部位和胚胎的病变。 1.4 血清学方法 血清学方法包括用鸡胚、鸭胚、雏鸭以及用细胞培养的病毒进行中和实验、被动血凝实验、间接血凝实验、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SPA协同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 1.4.1 血凝实验 孙泉云等粗提DHV经Sephadex6200柱层析纯化后作为致敏用抗原,戊二醛法固定绵羊红细胞、BDB法致敏抗原红细胞,建立了检测DHV抗体的间接血凝试脸,其最佳致敏条件为:50%醛化红细胞0.1ml,BDB2ml,DHV抗原0.5mg,37℃15min。本试验还对不同鸭血清的IHA抗体及免疫雏鸭的抗体水平等进行了检测,经与中和试验比较,阳性结果符合率较高。 1.4.2 中和实验 秦智锋等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ATCC株)用鸡胚传一代后,测出此病毒的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通过多次重复试验,建立了利用鸡胚中和试验和雏鸭中和试验检测鸭病毒性肝炎(DVH)的诊断方法。雏鸭中和试验是在本体动物上进行试验,灵敏度高,判断准确。特别是鸭体本身的症状与病变对于确证该病非常有说服力。且与鸡胚中和试验相比,其所需周期短,操作相对简单。但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各个体之间相对抵抗力不同,所以重复性较差。鸡胚中和试验操作简便,其死亡的胚体病变也具有特征性。但有些分离到的病毒不能初次就在鸡胚上增殖,需盲传2~3代后方有特征性的病变。此外,鸡胚试验所需时限长,不能适应快速诊断的要求。 |
上一篇:鸡病防治问答之二
下一篇:肉仔鸡低致病性流感混合感染的诊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