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标准建设投入不足 畜牧业标准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经费每年投入不足500万元,单个行业标准制定经费约7万元,而国家标准制定经费仅为2万元,与欧洲发达国家单项标准10万欧元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畜牧业标准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严重制约了标准制修订的数量和质量及其推广应用。 2.标准质量不高 在我国已颁布的标准中,一些标准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可操作性较差。一是标准内容交叉重复严重,个别标准名称模糊。二是标准对产品质量的描述倾向于定性的文字描述,缺乏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不便于依据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容易出现主观偏差。三是有些标准得不到及时修订,内容陈旧,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四是标准采标率低,与国际接轨不够。目前我国畜牧业国家标准的国际标准采标率只有40%左右,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80%,致使出现畜产品出口受阻的事件时有发生。 3.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肉蛋奶等标准体系中,畜禽生产环境、畜产品储运、质量评定分类分级、质量安全生产等标准还较为缺乏,满足不了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特色畜牧业养殖标准的制定更为滞后,如鸵鸟、鹌鹑等特种动物的品种标准、饲养标准、质量安全标准等均有待制定、完善。 4.标准推广应用程度低 有的标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标准涉及领域过窄、专业性过强,很难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一些标准发布后,由于宣传贯彻力度不够等原因,标准使用者不熟悉标准的有关规范要求,往往束之高阁,多年不用,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发达国家畜牧业标准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实用性强 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农牧业标准,规范了农牧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效保障了畜牧业安全高效生产。充分利用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协定和SPS(伟生和植物检疫)协定有关条款,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控制国外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有效保护本国农业及农民的根本利益。 (二)公开透明 发达国家制定标准程序规范、透明度高。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标准,首先在本领域专家参与标准起草与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及有关国际组织意见,交各成员国官方评议,协商一致后方交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标准草案完成后以公文或网络通告方式向社会征询意见,公民有权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标准制定成熟后方可发布。 (三)全程控制 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是一个有机的、连续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发达国家大部分都采用HACCP体系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强调从畜牧业投入品、生产到消费等各个环节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这样既保护了生产者的利益,又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四、 我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际标准为参照,以产品为核心,以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化生产管理为链条,建立健全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开放有序、科学统一、运行高效的畜牧业标准体系,为建设现代畜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构建原则 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和畜牧业行业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大力推动畜牧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 市场引导。畜牧业标准的制定要适应市场需求,为市场准入和规范市场秩序提供技术支撑,为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提供服务。 国际接轨。在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经验的同时,努力将我国优势技术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推进“国际标准本地化”向“国内标准国际化”转变,提高我国畜牧业标准的先进性。 强化应用。以规模化养殖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力军作用,提高标准使用率,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提升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五、 我国畜牧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框架 畜牧业标准体系包含肉产品、禽蛋产品、乳产品、毛绒皮产品、蜂业、草业等6个领域。前5个领域按照全程标准化的要求,以产品为核心,以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为链条,由10个类别组成,具体分为:名称术语符号等基础标准,养殖环境要求及其分析测试方法,种质资源及繁育技术、种质相关的检验和评价方法,机具、器械等投入品质量要求及评价鉴定方法和使用规范,饲养管理过程规范,产品加工环境、工艺、技术条件,产品质量要求、等级规格及分析测试方法,安全限量及分析测试方法,包装标识,贮运规程或规范。草业领域围绕满足依法行政需要、保护生态及为畜牧业提供优质安全饲草料为中心,由5个类别组成,具体分为:名称术语符号等基础性标准,环境与基础设施,资源管理,生产与加工,质量与控制等。
|